龙思宸
郴州市第九中学学生
郴山–郴水–郴情
参赛作者:龙思宸(郴州市第九中学)
指导老师:王梦帆(郴州市第九中学)
在湘南大地,郴州如同一幅灵动的画卷,铺展于青山碧水之间。郴山巍峨,郴水绵长,郴情炽热,共同编织成这片土地的根与魂。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千年的故事,更寄托着新时代的希冀。
郴山——根
郴山,是根,深深扎进历史的土壤。巍巍苏仙岭,层峦叠翠,云雾缭绕。它像一位沉默的智者,见证着郴州的沧桑巨变。山间古木参天,鸟鸣啁啾,石阶蜿蜒处,藏着先民开荒拓土的足迹;隐隐莽山,高耸入云,溪涧纵横。它如蒙纱的仙子,装点着郴州的最南端。莽山壮美惊天下,原始生态第一山便是最真实和生动的写照。郴山的每一块岩石都刻着坚韧,每一片绿叶都写着生机。
登高远眺,现代化高楼与古朴村落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郴山从未停滞,它始终与时代同行,是郴州的根。
郴水——魂
郴水,是魂,默默流淌文化的血脉。悠悠东江湖,碧波荡漾,水光潋滟。它如一条温润的丝带,串联起城乡的脉搏。清晨,渔民摇橹轻歌,惊起白鹭翩跹;傍晚,晚霞洒落湖面,映出万家灯火;浩浩郴江水,一路欢歌,奔腾不息。它像一位温柔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滋养着两岸的土地,哺育着勤劳的郴州人民。郴水流域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古老的郴州文明在这里生根发芽,传承至今。
郴水滋养的不只是稻香鱼肥,更孕育了敢为人先的“半条被子”精神。革命年代的红色基因,是郴州文化的魂,化作今日乡村振兴的动力,让郴水两岸焕发新颜。
郴情——火
郴情,是火,熊熊燃起未来的光芒!郴情,是北湖公园里老人讲述的“韩愈劝耕”故事,是裕后街青石板上回荡的吆喝声,是莽山瑶寨少女绣花针下的斑斓图腾。这份情,深藏在郴州人的血脉中——这份情,深藏在郴州人的血脉中——它是母亲早起熬煮的鱼粉香气,是父亲矿山归来沾满煤灰的笑容,是少年在校园里诵读“郴江幸自绕郴山”时的琅琅书声。郴情,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是质朴与创新的共鸣。
它是一种深深的情感,它蕴含着郴州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传承。这种情感如火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的郴州人民,成为郴州人民前进的动力。
少年——答卷
今天的郴州,正以蓬勃之姿拥抱新时代。乘着旅发大会的东风,郴州对外展现“山水画卷,郴州相见”的文化名片;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稻浪翻滚,生态旅游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而我们青少年,是这片土地的希望。让我们用青春的脚步丈量郴山的厚重,用创新的思维激活郴水的灵韵,用炽热的情怀书写郴州的新篇章。
郴山永在,郴水长流,郴情不朽,郴山郴水郴情永远流淌在郴州人民的心中,成为郴州永恒的眷恋。这,便是我们献给家乡的最好的答卷!
作品点评
本文以“郴山郴水郴情”为脉络,笔触如画,铺展郴州山水人文的壮美长卷。结构分明,以“根”“魂”“火”喻自然、文化与精神,层层递进,诗意盎然。语言凝练瑰丽,既有历史厚重,又见时代新声。结尾寄望少年,将乡土情结升华为责任担当,立意高远。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黄 萍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