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维峰 |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2025-04-03 11:45:10




曾维峰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曾维峰,男,2005年8月出生,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读大五免费师范生,古体诗歌《永兴风情》在郴州市文联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征文活动中获“优秀作品奖

代表作品

江的第三种叙事

参赛作者:曾维峰(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指导老师:曹少俊(郴州市永兴县树德中学)


便江切开丹霞时,鱼鳞在青铜鼎上翻身 

碎瓷般的云倒悬苏仙岭 

早市方言在称斤论两,而万历年的月光 

正从老窑工指缝漏进鱼粉汤的雾气 

——这被露水腌制的城,每个清晨 

都在柴灰里烘焙新的年轮 

高铁以银针的姿势刺入土地裂痕 

古戏台的铜绿苔藓便沿着铁轨蔓延 

钨矿在充电桩的血管里苏醒,而LED灯 

正将八百米深处的沉默 

锻造成焊点标点的诗行 

当5G信号攀着南岭松生长 

瑶歌的褶皱里,楚辞正在破译星光 

莽山烙铁头游过青砖墙的二维码 

扫出青铜鼎在VR中重构的年轮

柴火窑裂纹里,釉彩跳着街舞 

将明朝蹄印泡成普洱茶时 

光伏板正收割暴烈的阳光 

装订成神农耒耜与量子纠缠的双重赋格 

白鹭单脚独立处,江水切开两种时间 

上游漂流着鼎的残梦,下游熔铸铝合金朝霞 

它的羽翼平衡着—— 

古窑柴灰里发酵的慢 

与光纤中狂奔的字节


作品点评

这首诗以独特视角构建“江的第三种叙事”。意象奇幻且极具张力,如“便江切开丹霞”“高铁以银针的姿势刺入土地裂痕”等,古今元素碰撞,融合历史遗迹、方言习俗与现代科技。在时空交错中,展现一座城的岁月变迁与新旧交织,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共生,于诗意语言里传递出对时代发展的深度思考,结尾对“慢”与“狂奔字节”的平衡描写,韵味悠长。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振萍

二审:龙琦钰

三审:李艳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