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礼沅| 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
2025-04-02 14:03:19

王礼沅

永兴县第三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王礼沅,男,出生于2011年,永兴三中初二学生。

创作背景:我以板梁古村的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村的烟火气、岁月痕迹与温情,表达了对乡村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眷恋。


代表作品

古村的烟火与温情

参赛作者:王礼沅(永兴县第三中学)

指导老师:张德华永兴县第三中学)

晨光微露,石板路在薄雾中泛起淡淡的潮气,缝隙里钻出的青苔像是岁月的刻痕,将砖块啃得坑坑洼洼。板梁古村安静地窝在山坳里,房檐下还挂着去年冬天的冰溜子印子,像是老人打瞌睡时流下的口水,诉说着时光的悠长。

木头门框早已歪斜,门板上留着几代人钉钉子的疤痕,仿佛是岁月留下的注脚。谁家的窗台上晒着开裂的布鞋底,蚂蚁排着队从鞋眼里进进出出,忙碌而有序。戏台的角落堆着发霉的草垛,褪成灰色的对联在风中轻轻拍打着石柱,红纸上“国泰民安”的墨字早已洇成了斑点,却依然透着庄重。

祠堂的门槛高过膝盖,青砖被香火熏得半边发黑,透着古朴与庄重。供桌上的烛油凝结成奇形怪状的疙瘩,像是岁月的凝固。缺了角的粗瓷碗里泡着几朵蔫巴巴的野菊花,抬头看去,房梁上蜘蛛网兜住了几片燕子脱落的羽毛,晃晃悠悠,仿佛随时会掉落。

桥头的小卖部玻璃上贴着褪色的雪糕广告,透着几分怀旧。穿校服的男孩蹲在桥墩旁,用树枝搅动溪水里的塑料袋,清澈的溪水泛起层层涟漪。对岸,洗衣的婶子们捶打衣服的声响奏响了乡村的乐章。

黄昏时分,炊烟袅袅升起,缓缓爬过瓦片。路灯亮起,我才发现电线在古屋之间绕得乱七八糟,像是给老房子打了好几个补丁。

老村庄在黑暗中舒展开皱巴巴的身子,带着裂痕、污渍和歪斜的门框,继续它温热的呼吸,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作品点评

 文中意象新颖独特,将古村的沧桑与温度完美融合。作者运用细腻的观察力,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古村落的生命质感。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骆 斐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