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馨瑶
郴州市郴县路小学学生
寻访七一一矿
参赛作者:李馨瑶(郴州市郴县路小学)
指导老师:黄文娜(郴州市郴县路小学)
在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许家洞镇,坐落着我国最早发现的大型铀矿——七一一矿。它被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它不仅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关键的铀原料,还为我国第一颗氢弹和第一艘核潜艇的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持。经过漫长的时光演变,曾经的工矿小镇变成了怀旧的时光小镇,每到节假日便人流如潮。一次学校组织的研学之旅,让我有幸亲身体验了这段红色记忆。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乘坐着旅游大巴,带着满心的期待与欢喜来到了七一一矿时光小镇。一下车,一座气势雄伟的汉白玉色牌坊便映入我眼帘,在它三角形顶部正中,有一颗红色五角星特别耀眼,仿佛一下就把我带到了曾经热血沸腾的激情岁月。五角星正下方有几个红色印刷体大字“国营七一一矿”,在红砖底色的映衬下,十分引人注目。
穿过一条挂满了红旗的小道,我们跟随着讲解员叔叔的脚步,走进了一间展览厅,我瞬间被庄严肃穆的气氛震撼住了。一张张黑白照片、一件件工作服、一份份文稿,生动地再现了七一一矿的历史贡献。每一张合照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让我感慨先辈们的勇敢与坚强。
“勘探队员们最初进山的时候,老虎、豹子、野猪之类的野兽经常出没,湘南一带阴雨连绵,道路泥泞,给队员们的勘探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而到了夏秋,勘探队员们不仅要面对高温酷暑的‘烤’验,还要经受毒蛇、马蜂和蚊子的骚扰。”讲解员情绪激昂地讲述着那时的故事。
是呀,他们付出了那么多的汗水与艰辛,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这一切是多么地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参观完展厅,我们来到了先辈们曾经工作的矿洞。矿洞内部空间狭小,蜿蜿蜒蜒,有些地方只能弓着腰艰难穿过,漆黑的环境仿佛一张能吞噬万物的大口。七一一矿地质环境特殊,矿内温度达到40多摄氏度,井巷内热气灼人,加上有些地方通风条件不太好,人站一会儿,脚就被烫得发红,衣裤也会被汗浸透。前面工人打钻、运矿,后边就会安排一人手拿凉水管,往前面的人身上喷浇凉水降温。井下百米千米的巷道和采矿场,就是这样采掘出来的。他们的精神和毅力让我深感敬佩。
最后一站是时光集市,一个个充满历史感的物件,一处处充满年代感的建筑,在时光集市的热闹氛围中,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
这次研学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我将铭记这份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矢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少年强则国强,我相信只要我们去努力,去拼搏,就一定能做到。
作品点评
此文既有生动的场景描写,又有深刻的思想升华,展现了作者较强的观察力与思考力。若能在语言精炼度、过渡自然性及主题深化上稍加打磨,文章将更具感染力与启发性。望继续保持对生活的细腻感知,以文字传递时代精神!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唐 丽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