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燕
郴州市林邑中学学生
湘山仙缘
参赛作者:黄俊燕(郴州市林邑中学)
指导老师:曾 露(郴州市林邑中学)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句语出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的诗句传唱千年,也与其他郴州的传说共同构成这令人浮想联翩的郴州文化,成为郴州的知名招牌,在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林中之城中,人们取名字时大多都会考虑到“湘”“郴”“林”等与城市地域相关的字眼,当然这个姓林的普通人家给女儿取名时也不例外,他们的女儿就叫林湘湘。
因为家住苏仙岭附近,林湘湘从上小学起就没少爬过苏仙岭。小学生的时光总是很愉快的,每次爬苏仙岭时,林湘湘就光顾着品尝爬山途中的美食——什么酸甜可口的萝卜条啊,什么撒上桂花、沁人心脾又清爽的凉粉啦,什么色香味俱全的辣凤爪啦。而沿途的文化景点都被她一一忽略掉了。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苏仙岭,在小时候的林湘湘心中就是一座好玩又好看的美食城。
上了初中,反而离苏仙岭更近了,就坐落在半山腰上。她经常会在做课间操时,看一眼就在不远处迷雾中隐隐约约的苏仙岭。不禁想起老师上课时说的“缘分就像是一根无形的细线,你总是会在不经意地一步步向有缘人靠近。”就会突然觉得和苏仙岭冥冥之中有缘分,似乎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而苏仙岭就是那个“有缘人”。
初中的烦恼真是小学的两倍,什么学习成绩不理想,与邻桌女孩吵架了还没和好……人际和学业方面的烦恼接踵而至。人在繁忙的时候总想给自己找一个清静之地吧,而苏仙岭似乎就是那个好去处。
这一次游苏仙岭,不同于以前一味品尝美食,大抵是因为心里烦躁,到了苏仙岭却被美景所吸引。原本嫌吵的“郴州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请广大市民……”的广播。如今听来,心中也有万分感慨。从前那个闭塞落后的林中之城,也慢慢发展起来了呢。
顺着小路向上,一路的文化景点看得她如痴如醉。怎么小时候就那么不爱看呢,感觉当时的自己错过了好多精神上的“美食”。她一面抚摸着眼前的三绝碑,一面暗想着。看着外地来的游客,林湘湘不禁微微一笑,生活原来可以那么好。导游举着小红旗,激情澎湃地解说着苏仙岭文化,谈笑间,林湘湘看见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文化的热爱,也融化了林湘湘的心。也许,梦想就此如种子坠落在林湘湘的心中。
时间转瞬即逝,那次苏仙游给林湘湘带来的不仅是短暂的精神放松,更是梦想的启蒙。林湘湘大学毕业后决定回到郴州发展,她完成了自己当时的梦想——她已经在旅游局工作两年。
每次下班后,走在自己熟悉的小路上,她总感觉自己还在上初中。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总感觉和苏仙岭有种牵连不断的缘分,她的脑海浮现出当年那个激情澎湃的导游,内心不禁激荡起一阵喜悦,“能够享受旅游的人真好啊!”她面带微笑轻声说道。
阳光透过树隙洒满大地,如同金子般熠熠生辉。风吹过树梢,也拂过林湘湘的脸,她相信郴州和她明天都会越来越好的!
作品点评
《湘山仙缘》以少女成长轨迹为经,郴州文脉传承为纬,编织出山水与灵魂共生的锦绣图卷。苏仙岭从舌尖的桂花凉粉蜕变为心灵的《三绝碑》,见证着地域文化基因在代际间的觉醒。导游的红旗化作精神火种,在归乡游子血脉中复燃,最终将仙缘传说熔铸成文旅融合的时代寓言——山水不再是沉默的风景,而是哺育城市未来的活性细胞。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红萍
二审:龙琦钰
三审: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