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颖 | 资兴市第三中学学生
2025-03-28 16:50:07

黄思颖

资兴市第三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黄思颖,女,2010年2月出生,现就读于资兴市第三中学九年级,2023—2024年间,多次在全市“读好书·写好字”主题活动中获评“阅读之星”。她喜欢书法,曾在郴州市第三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荣获初中硬笔组三等奖在学校的美术、书法作品评比以及书画、摄影比赛中多次斩获书法类一等奖。

创作背景:值此“郴山郴水郴情”青少年文学大赛,我创作了《以青春之墨,续写郴州千年诗行》。郴州的山水人文给予我无尽灵感,我期望借这篇作品,为郴州发展添砖加瓦,愿郴州福泽绵延,林邑儿女共创美好未来。      

代表作品

以青春之墨,续写郴州千年诗行


参赛作者:黄思颖(资兴市第三中学)

指导老师:陈振丽(资兴市第三中学)

晨雾未散的东江湖畔,我翻开泛黄的《徐霞客游记》,“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描写与眼前山水重叠交融。千年时光悠悠流转,如今,我们以少年独有的意气风发为笔,饱蘸青春的墨汁,让郴山郴水在新时代的篇章里,奏响全新的旋律,焕发蓬勃生机。

山水为纸,写就天地华章

        苏仙岭的古老石阶上,父亲曾牵着我的手,教我诵读秦少游那千古名词“郴江幸自绕郴山”。岁月悠悠,今日重游故地,只见无人机轻盈掠过飞天山的丹霞地貌,光影交错间,摄影少年精准捕捉每一处震撼画面,将这历经岁月雕琢的古地质奇观,巧妙转化为前沿的数字艺术;研学小组的同学们围聚一处,用中英双语绘声绘色地解说高椅岭的独特地貌,那自信昂扬的模样,让世界真切地听见了郴州的心跳脉搏。

      我们不再仅仅是山水间匆匆而过的旅人,而是怀揣热爱的创作者。用细腻的散文,定格云雾茶园里那一缕缕悠悠飘散的清香;以浪漫的诗歌,重新勾勒仰天湖夜幕下浩瀚璀璨的星河。恰似徐霞客以坚实的脚步丈量华夏大地,我们用多元丰富的创作,重塑郴州的地理记忆,让每一处山水都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文脉作砚,晕染千年风骨

   裕后街的青石板路,历经岁月打磨,至今仍回荡着湘昆那婉转悠扬的水磨腔调。元宵佳节,热闹非凡,非遗传承人挥舞着三尺红绸,在《醉打山门》慷慨激昂的唱词里,生动演绎鲁智深的豪迈侠义,一招一式尽显千年古韵。

      走进千年古书院,清晨的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少年们用纯正的楚音吟诵经典诗篇,那清脆的声音,传承着古老的文化基因。在郴州的大街小巷,“半条被子”的红色故事代代传颂,每一次讲述,都唤起人们对那段峥嵘岁月的铭记,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青春执笔,挥洒时代新墨

       暮色笼罩下的耒水,波光粼粼,满载稀土的智能矿车沿着千年古道疾驰而过,与秦观曾吟诵过的明月擦肩而过,见证着历史与现代的奇妙交汇。在苏仙岭的星空观测站里,年轻的“科学家们”专注地调试着射电望远镜,探索宇宙的奥秘,目光中满是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

      当东江湖的悠扬渔歌通过5G基站传遍四方,当飞天山的壮美丹霞跃上数字云台惊艳世界,当瑶族织锦的经纬线条编织成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郴州正以创新为笔、科技为墨,书写着山水人文的当代语法,展现出独特的城市魅力与发展活力。

      高铁列车风驰电掣,在穿山越岭的轰鸣声中,历史与未来紧紧握手,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在湘南明珠郴州的版图上,新时代的传奇正徐徐展开。沙洲村的红杜鹃肆意绽放,映照着共产党人初心永驻的赤诚;西河湿地的新荷亭亭玉立,舒展着生态文明的蓬勃芬芳。

      昔日“有色金属之乡”历经绿色转型,已华丽蜕变成名副其实的“绿心之城”。如今,智慧农业在广袤的田野间硕果累累,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温暖热土,正以青春之姿,在绿色发展的长卷上挥毫泼墨,续写属于郴州的辉煌篇章,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主题鲜明,通过丰富的意象与事例展现郴州风貌。结构清晰,语言优美且善用修辞,文化底蕴深厚。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姜   朝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