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楚涵 | 郴州市林邑中学学生
2025-03-27 16:14:58

何楚涵

郴州市林邑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何楚涵,女,2009年10月出生,郴州市林邑中学学生。她学习成绩优异,阅读书籍内容广泛。阅读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陶冶了情操。

创作背景:郴州与秦观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座古朴城邑与风流失意的文人在相逢的那一刹那,便激荡起千年文韵之波,留下的浪漫情怀值得一步步去探索与追随。


代表作品

“郴”赞林邑之城

共赏湖湘盛景

参赛作者:何楚涵(郴州市林邑中学)

指导老师:王美琳(郴州市林邑中学)

郴州是盘亘在郴山脚下的一座小城,小城虽小,一年四季,青绿常驻。嫩芽成群结队地吐露春意,不知不觉整座城便恍如进入春天的诗画。

想到这,我就不得不感叹秦观一双妙手留下了“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朦胧景象,真是没来对时候。时间退流,我诚邀秦少游再游郴州,领略别具一格的盛景。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东江不太大但也不小,携着一川春水静静涌流在绿意盎然的古树群旁。不仔细看,倒以为是哪位天仙轻摇玉扇,弄膏凝脂,不经意掉落了几滴。我痴迷地凝望着,想将美景尽收眼底,但山川绵延无尽,东江之水仍静静流淌。

我徜徉其中,眼边似乎传来秦观的慨叹:“东江如此壮美,私以为此乃天下奇景不为过也。”我点点头,将东江的地理位置和几大奇景一并告知,只是时间有限,我们不得不奔赴下一场山海,领略下一次风光。

我们搭乘都市便车,窗外风景飞驰而过,一路上,秦少游的感叹不绝于耳:“想不到如今的道路竟然如此平坦,这黑乎乎的路面是何物为之?”我故作神秘地说:“你可知西亚的阿拉伯半岛盛产石油,这黑色的沥青便是石油的产物。”

这么一说可把秦观难住了,“西亚”“阿拉伯半岛”“石油”“沥青”,这些都是什么?我打开世界地图逐一介绍,秦观呆视半晌,缓缓出声道:“我大宋当年的天下不过是当今世界的一隅,我自许平生涉迹大江南北,也只是这漫漫山海的几朵浪花和几片落叶啊。”

公交车从城邑的远郊进入了繁华市井,因为日近黄昏,各处酒馆灯火通明,我打算带秦观品一品这东江风味。我们停在了一座三层高的仿古酒楼前,服务员将菜单递给了秦观,对哦,想来秦观太过老成,是为这顿饭买单的人,其实,这顿饭钱还是从我的小金库中出的呢!秦观毫不客气地点了一桌子菜,我只能不停地安慰自己,“请秦少游吃饭的机会可能一生只有一次,可千万不能在这位到哪都写词的大词人面前暴露自己囊中羞涩的事实。”

秦观看着这些菜,满意地笑了笑。第一碗浔龙鱼盛给他,第一筷三文鱼片夹给他,第一串烤牛板筋递给他,士可忍孰不可忍,我看他毫不客气地招待自己,“善意”地往他的荒碟里加了“好吃”的绿色膏状物,想着秦少游的接下来表情,我情不自禁地笑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几千年后的芥末遇到了几千年前的知己,“味道真够劲!”秦观吃香文雅归文雅,吃饭速度倒并不慢,不一时,就光盘了。

食毕,我们沿着江边散步,秦观扶着自己的冠帽,看着热闹繁华的小吃摊,灯光绚丽的小酒馆,远处高达千尺的大楼,不禁说:“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当年的小城也焕发如今的光彩,真是没有白来郴州一道啊!”

千年林邑城,一梦到郴州,湖湘盛景,待君观赏。


作品点评

《“郴”赞林邑之城 共赏湖湘盛景》以时空穿越的魔幻笔触解构城市史诗,让秦观词魂在现代沥青路上踉跄起舞。作者以芥末为时空虫洞,将石油地理学与东江鱼宴熔铸成味觉穿越实验——三文鱼片与《踏莎行》平仄共振,烤牛板筋的焦香浸透后工业文明的烟火。当霓虹灯在秦观冠冕投射赛博光影,郴州完成了从"雾失楼台"到"千尺大厦"的量子跃迁,证明历史符号能在芥末的辛辣催化中,裂变出超越时空的文化共情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红萍

二审:陈华英

三审:全昌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