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芬 | 郴州市郴县路小学教师
2025-03-27 14:53:28



王雪芬

郴州市郴县路小学教师


作者简介

王雪芬,女,1996年11月出生,目前任教于郴州市郴县路小学。

创作背景:本文创作于2025年春日。作者由祖父带大,祖父于四年前离世,对与他的深厚情感和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难以忘怀,恰逢近来时常听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吟诵,从而产生怀念之情,促使她通过此文来抒发这种情感。


代表作品

春日抒怀

参赛作者:王雪芬(郴州市郴县路小学)

自古以来,逢秋易生悲凉之情,我却觉得春光之中也藏着缕缕忧伤。那菜畦之中,桃花正艳,其淡粉色花瓣宛若少女的柔嫩面颊。我伫立在荒废的牛棚之畔,目光流转于这春意盎然的园景之中,心中却不免泛起一丝空洞与惆怅。

童年时光,祖父常在此桃花树下劳作,他耕耘之态极为细致,每栽一株菜苗都要精心拿捏。阳光穿透树梢,洒在他银丝般的头发上,散发出柔和的光辉。那时,我常在泥地里捕捉瓢虫,以享童趣,祖父则在一旁忙碌,不忘与我玩猜谜游戏,以解我之寂寥。他不仅精通农事,更是一位热忱的共产党员,即便年至八十五,仍能徒步前往党员大会。

桃花依旧笑春风,而树下那个专注的身影,却已消失无踪。春风轻拂,花瓣随风飘散,宛如一场静谧的细雨。我伸手捧起一片花瓣,它在掌中轻轻颤动,似是祖父耕作时微微颤抖的手指。步入旧居,我轻轻地抹去照片上的尘埃,尽管照片已经泛黄,边角残破,但祖父的笑颜依旧温暖如初。他身着棕色毛衣,精神矍铄地端坐,手中捧着那本已经泛黄的《资治通鉴》,眼镜推至鼻尖,不时抬头对我露出慈祥的微笑。

祖父,是我童年的暖阳,是我安全感的港湾。每逢假期,父母常常不在家,唯有祖父的家门总是为我敞开。他教导我珍惜书本,提醒我折角的书页要铺平。当我步入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常拍着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要将学生视为己出,身教言传,育人为本。”我依稀记得北湖公园里的许多大树都是他和他人一同种下的。如今,每当看到那些大树,我都倍感亲切,却不禁思索:哪一棵是祖父的手笔呢?我多想拥抱它们。童年的岁月无法重来,祖父已逝,当父母不在家,我又将归向何方?原来,成长意味着某些东西的永远失去……

在课堂上讲述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时,我深刻体会到拥有祖父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泪水数次涌上眼眶,我强忍着不让它们落下。学生们天真地朗读着课文,他们又怎能知晓,我的泪水已在心底流淌,我的心早已飞回故乡那片有着祖父的山坡。那一刻,我感到异常孤独,因为萧红笔下的情感,唯有我最能感同身受。

祖父仙逝后,每逢清明,我总是悲从中来。然而,我深知,他的谆谆教诲将永远激励我前行,对待事业我将永远保持一颗赤诚之心。


作品点评

此文情感真挚深沉。作者由春日桃花触景生情,回忆祖父往昔劳作、陪伴的点滴,借桃花飘落、旧居照片等细节,将对祖父的思念刻画得细腻动人。文中祖父形象丰满,既是勤劳的农人,又是热忱的党员与慈祥的长辈。结尾结合教学经历,于孤独中凸显对祖父的深切怀念,以清明之悲收尾,凸显祖父教诲的激励作用,令人动容。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振萍

二审:李艳艳

三审:全昌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