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莹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林莹,女,2004年12月出生,现为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读学生。
创作背景:此文创作于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作为一名即将走上讲台的师范生,每日穿行于晨读声琅琅的校园,眼见教学楼前红旗与朝霞共舞,耳闻少年们诵读“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胸中教育报国的火种愈燃愈炽。彼时中国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点,脱贫攻坚的春风已吹绿千山万壑。在党史研习时,李大钊《青春》手稿的电子影像让她触摸到百年前同龄人的温度。当张桂梅校长的校训与师范生誓词在心底共鸣,那些泛黄史册里的青春呐喊,突然在新时代获得了鲜活的续章。笔落惊风处,犹见百年前长沙师范走出的青年毛泽东,与今日怀抱教案走向乡村课堂的他们,在历史长卷中遥相致意。
代表作品
赤旗漫卷处,自有少年行
参赛作者:谷丽晨(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指导老师:李琼(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旭日东照,红旗冉冉升起,激昂澎湃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在场的人无不用心聆听、仰望凝视,我的心也随红旗飘飘,久久不能平静。
忆往昔峥嵘岁月,内心波涛汹涌。于其中窥见理想主义的光辉,却发现流淌着诸多舍生取义的凛然。数不清的英雄志士被迫害,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圆明园的辉煌一把火烧尽......过去有太多无奈。于是,一个新的力量,一个切实有效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就这么被历史催生。那扑面而来的厚重的历史感,瞬间将我带到百年前,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少年意气风发、豪情满天,听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南船上国际歌的声音。而后,中国共产党以燎原星火的姿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携着坚不可摧的信念,力挽狂澜,一步一步拼搏出了繁华盛世。
回看今朝风华正茂,笑容如沐春风。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党的奋斗历程中又一次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会议。党始终初心不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全面小康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脱贫,乡村振兴,山清水秀,航母下海,科技腾飞……这些年,我们见证了国家取得无数重大突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第一个百年故事暂时告一段落,下一个和今后的无数个百年仍将璀璨辉煌。
开创未来时代篇章,誓言铿锵有力。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青年生逢盛世,正逢其时。为青春着色,让红色成为青春底色。从《觉醒年代》到《长津湖》,新时代主流文化作品成功出圈,受到热捧,红色文化宣扬,是对十八大提出的文化自信的践行。哪怕是远离了战争硝烟的青年一代,虽然无法完全感同身受战争的残酷、人物的悲哀,却依然会被主旋律题材打动。最令我震撼的是,《觉醒年代》中陈家一门三英烈,延年乔年在血泊中走向刑场的画面。鲜血红艳,血中绽放的花朵,冲击着我的心灵,正为他们的命运悲痛不已时,却看见延年乔年面带微笑“让后人们享受我们披荆斩棘带来的幸福吧!”至此,我脑海中常常回响:但愿朝阳常照我土,勿忘烈士鲜血满地。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颜色。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属于广大青年的时代。新冠疫情之下,全国5.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111.8万余名青年迅速集结,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冲向最前线,无私奉献,书写青春担当;灾难面前,无论是河南的特大暴雨,还是四川泸定发生的6.8级地震,各方力量都展开救援,子弟兵迅速出动,争分夺秒抢救生命,挺身而出,诠释青春无畏;发展之中,华为从无到有,开天辟地自主研发操作系统,嫦娥五号带回月壤,在宇宙中蹚出中国之路,青年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开拓创新,彰显青春风采。
世界终究是青年人的,文化觉醒的种子已生根发芽。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式浪漫让人惊叹。面对迪奥文化挪用,中国在法留学生,更是义无反顾,挺身而出,虽是微火,但微火亦可燎原,让人不得不感慨,青年人好样的。
以青春之名书写最美芳华。云南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用一生奉献,扎根教育,帮助许多女孩走出大山。这些因为她改变命运的孩子们,进入了各行各业,大多选择了老师、警察、医生这些职务,她们也将以自己的行动,书写青春芳华,将张桂梅老师这份赤诚的爱延续下去,这份传承让我热泪盈眶。正如她们校训说的那样: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我们新一代青年本身就站在时代之巅,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长风掠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携着李大钊先生“黄金时代不在背后,乃在面前”的寄语,将青春的诗行写在广袤国土。看呐!复兴号列车正穿越油菜花海,中欧班列的汽笛惊起塞纳河畔的白鸽,而我们的故事,注定要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扉页上。
赤旗漫卷处,自有少年行。且让你我以青春为墨,以奋斗作砚,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宣纸上,共写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中国帖。
作品点评
文章饱含对祖国和党的深切热爱,从升旗仪式切入,串联起百年党史、今日成就以及青年担当。作者回顾往昔屈辱,点明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铺陈今朝盛景,彰显党的卓越贡献。同时,借影视作品、抗疫救灾等实例,展现青年的拼搏奉献 。结尾以激昂文字呼吁青年奋斗,感染力强,极具时代价值。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廖骏
二审:陈华英
三审: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