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诗涵
郴州市第五中学学生
郴山郴水郴情
参赛作者:邝诗涵(郴州市第五中学)
指导老师:何琼(郴州市第五中学)
郴州——这座历史悠久、默默散发着芬芳的城市,正是我的家乡,接下来让我述说“郴之美”。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留下潇湘去。”“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旁,郴江缓缓流过。走进苏仙岭林荫小道,石道上是300多个“福”字。每个“福”都各具特色,“福运连连”成为这儿的独特风景之一。
四面青山列翠屏、一道碧江穿丹霞。高椅岭与飞天山连绵起伏,当我们登上山顶时,遥望延绵数里的山水画卷,亲触大自然。每个人都在向上攀登,为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
郴水东江湖,它是大自然馈赠的瑰宝,如翡翠般亮丽,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早晨,湖面上朦胧缥渺,渔船上洒下的渔网、红色的灯笼,足以让人的思想随之飘动。翠江,清澈如镜,倒映着蓝蓝的天和白白的云。两岸的树叶被风吹动着,绿色的海洋翻滚着。“天上人间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湖是鱼儿的家,也是万千生物共同的家园。
情,在笔下流露,滑过笔尖,隐隐触摸着人的心灵。
“郴州”中“郴”有两个“木”,这是林中之城的象征!同时,这也是文学与情感交融之处。宋代的周敦颐所著《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赞美与清廉共舞作伴,成为千古之绝唱!
郴州汝城的情因“半条被子”而深厚。那是经岁月的亲吻而留下的沉淀,是红军带来的温暖,是红色故事精神之托。今天,当我们漫步在汝城村落之间,依然能领略那份质朴与纯真,如山泉,滋润人们之心田。
郴州,灵秀之地。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著作,各方游客聚集于此,一起触碰山水,感受郴之美,品郴之情。
作品点评
这篇文章从多维度展现“郴之美”。先借诗词引入苏仙岭、飞天山,又描绘东江湖、翠江的秀丽水景,再阐述郴州蕴含的文学、红色情感。全文层次分明,生动呈现郴州独特魅力,尽显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李艳艳
二审:刘娟丽
三审:陈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