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韩宇
郴州市第二中学学生
咏郴春
参赛作者:范韩宇(郴州市第二中学)
指导老师:李小菊(郴州市第二中学)
开桃漫漫风吹乐,放春归湘醉郴福。
包罗万象巍巍岭¹,容纳百川浩浩湖²。
求贤访将³客⁴赏貌⁵,实富现强民⁶掘窟⁷。
创世复曦⁸江南梦⁹,新征长路¹⁰勤朝暮¹¹。
1. 岭:苏仙岭。
2. 湖:东江湖。
3. 将:指张学良,他曾被囚禁在苏仙岭上的屈将室中。
4. 客:外来游客。
5. 貌:飞天山丹霞地貌。
6. 民:当地人民。
7. 窟:许家洞镇711矿洞。
8. 复曦:伟大复兴希望。
9. 江南梦:郴州梦。郴州地属江南,也指江梦南,曾被评为“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郴州女孩。
10. 新征长路:新长征路,道阻且长,崭新征程。
11. 朝暮:朝朝暮暮,指漫长岁月。
译文及赏析:
桃花盛开,漫山遍野,风轻轻吹过,带来了欢乐的气息,将早春吹回了湘地,一路向南,(使人们)沉醉于郴州的满城福气与美好之中。(首联以桃、风等为意象,开启诗篇,写出了郴州春天美好、喜悦的氛围,或繁华,或惬意,都是属于郴州的浪漫特色,两句藏头“开放”,郴州精神之其一,意蕴着郴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改革开放,总领全文,正是改革开放才得以有了如今郴州的好山好水好风光)
苏仙岭雄伟壮丽,巍峨之仿佛包含世间的一切,东江湖广阔无垠,浩瀚之仿佛容纳无数的河流。(颔联承接首联,描绘郴州的自然美景,展现了自然的宏大与广阔,抒发对郴州自然风光的敬畏与赞美,两句藏头“包容”,郴州精神之其二,意蕴着郴州拥有博大的胸襟,吞吐日月之气概)
外来游客来到郴州,寻访贤才,敬仰张学良将军的风采,感叹历史的厚重,欣赏独特的丹霞地貌,目睹当地百姓勤劳致富,助力国家开掘711矿,追寻生活的富足与国家的强盛。(颈联再承颔联,开头“求贤”两字,形象地说明了郴州自古人才荟萃,“客”字提供背景,体现了郴州作为旅游胜地的吸引力,“实富”二字说明郴州人民勤奋实干,为郴州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两句藏头“求实”,郴州精神之其三,意蕴着郴州脚踏实地,有拼搏奋斗之毅力)
怀揣伟大复兴的希望,追寻江南的梦想,憧憬美好的未来,踏上新的征程,路途虽远,但日夜兼程,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尾联以“江南梦”合,一语双关提供了双重含义,既指个人的奋斗故事,也指地域梦想,意为郴州有无数像江梦南一样奋楫笃行,坚持拼搏的青少年,增强诗歌现实意义。两句藏头“创新”,郴州精神之其四,意蕴着郴州有不计其数的有志青年,以科技创新为梦想注入活力,照应时代主题)
作品点评
这首七律以磅礴笔力勾勒郴城春景图。“开桃漫漫”启幕春宴,“巍巍岭”与“浩浩湖”构建天地框架,山水骨骼间流淌楚地雄浑。颈联转笔人文,“求贤”“实富”二句以青铜铭文般的古雅词章,镌刻城市精神。尾联“江南梦”“勤朝暮”既承唐宋边塞诗的壮阔遗风,又注入新时代征途的奋进号角。虽偶有典故化用稍显滞涩,但字里行间奔涌着少年对故土的炽烈礼赞,如苏仙桥畔初涨的春水,激荡着青春郴江的潮音。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张红萍
二审:陈华英
三审:全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