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091.李   嫣 | 郴州市第九中学学生
2025-03-21 17:42:56

李   嫣

郴州市第九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李嫣,女,出生于2009年12月,共青团员,郴州市第九中学学生。她爱好阅读、听歌。在2023年第二届“沐浴在三月的春风里”征文比赛中,《三月雷锋行,温暖似春风》作品获得一等奖;2023年“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征文比赛中,《守望中国精神,共阅时代华章》作品获得一等奖;2022年“观影育人"征文活动中,《平凡英雄》观后感作品获得二等奖;在2023年度“红领巾奖章”活动中获得个人二星章。

代表作品

郴山半盏


参赛作者:李  嫣(郴州市九中)

指导老师:房  蕾(郴州市九中)

      

      茶缸豁口处凝着半枚琥珀,倒扣时像截住了郴山某片迟暮的黄昏。林舟蹲在胡同口擦拭镜头,师傅第七次推开他的取景框:“相机要拿稳,心更要端平。”显示屏里老槐枝丫碎成乱颤的光斑,像极了他逃离郴州那日,被暴雨揉碎的满山油桐。

      手机在裤袋震动时,雾气正顺着相机皮套的裂纹往里渗。父亲的语音带着郴江的水汽:“你爷爷快不行了。”发来的照片上指甲抠进了“为人民服务”的漆字,边缘泛着陈年茶垢的黄。脚下摄影大赛的海报被暴雨冲垮,褶皱间露出纸浆的苍白。林舟回乡那天,北京雾霾压得相机发霉。

      监测仪警报撕裂病房白墙时,老人突然攥紧他的手。溃散的瞳孔泛起奇异的清亮,仿佛看见昔年苏仙岭的云海。“陈老汉往茶缸撒了三两银针……”枯枝般的手指在虚空抓挠,“他说山水要趁烫喝……”

      烟雾漫过苏仙岭三千石阶那刻,林舟方知滚烫何意。“后生仔,尝尝这新茶。”采雾老者银发扫落松针,铜壶泻下的飞瀑撞开茶缸底沉睡的赭色。刹那间春雷劈开陈年茶垢,涟漪里浮起十二岁的清明——爷爷教他含住新采的云雾茶,舌尖抵着叶脉尝尝山岚的咸。取景框突然震颤,惊飞的白鹭掠过老者银发,与记忆里爷爷扬起的茶筛重叠成同一片雪。

      东江湖的雾霭爬上苇姑的绞纱裙时,林舟终于看清相机失活的症结。苇姑赤足立在船头,裙摆扫过林舟怀里的茶缸。“火焙鱼要配隔夜茶。”她腕间红绳荡开涟漪,惊飞的白鹭翅尖扫落菱角花。紫瓣触及茶汤的刹那,十万个战栗的太阳在湖面苏醒。镜头追逐时光潜向江底,那里沉着少年打碎的旧梦——十五岁那夜的少年为装萤火虫偷走茶缸,却在山涧滑倒时,看见星子从裂缝游进爷爷熬的山茶里。

      万华岩的雷声在钟乳石间酿成酒,无字歌谣在钟乳石间游走。嬷嬷将茶缸按进暗河,岩缝渗出的水珠在她掌心聚成银色小蛇。“雨前水腥。”老人眼尾皱纹里游着盲鱼,“得兑三成露。”无字歌谣震落洞顶琼浆,叮咚声里突然撞出爷爷的茶篓——头道茶苦,二道茶活,三道茶才见山水魂。

      郴江的汛浪打翻渡船时,陈老汉帆布补丁里漏出的金色劳动奖章突然灼眼。老人摩挲茶缸内壁的沟壑,浊目腾起水雾:“几十年前捞起的老哥,非说这缸子装过救命茶。”惊雷劈开江心,林舟看见那年的春茶在茶垢里舒展——爷爷坠崖那日,守渡人用三根银针吊住游丝,搪瓷沿还沾着带血的春色。

      茶馆放映那天,晒茶嬷子揉叶的沙沙声渗进幕布。师傅来电震碎东江月,林舟抚过茶缸缺口里萌出的油桐芽色:“有些山水,是装不进相框的。最好的镜头,早被爷爷装在这了。”展厅最中央的相框里没有人物——茶缸盛着郴江半湾春水,缺口处栖着碧色蜉蝣,薄翼沾满数十载山雾与茶烟。



作品点评

这篇散文,作者以极具张力的文学想象完成了一次诗化般的叙事。以摄影艺术为经,祖孙情脉为纬,在郴州山水间织就一卷流动的视觉史诗。时空折叠的叙事,巧妙精湛的修辞,以及娓娓道来的灵动,镜头里的美又赋予哲思,那些在镜头里的山水,那些茶垢里的皱纹,那些裂缝中的春色,那些被三代人掌心温度焐热的茶烟,才是永恒的文化生命。这难道不是东方美学的阐释吗。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姜朝

二审:张红萍

三审:全昌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