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芝 | 资兴市鲤鱼江中学学生
2025-03-21 17:23:57



李嘉芝

资兴市鲤鱼江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李嘉芝,女,出于生2010年1月,资兴市鲤鱼江中学学生。她从小便对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代表作《成长的旅途》和《彼方尚有荣光在》分别获得了湖南省第16届校园文学大赛一等奖和湖南省第17届校园文学大赛三等奖;被湖南经视“向上少年”评为“2021年优秀小演员”;朗诵作品《资兴人物》在郴州市助力“全球郴”视频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她在学习上,始终保持着高度热忱,有扎实的学习功底,还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代表作品

晨雾东江,夜舞香龙


参赛作者:李嘉芝(资兴市鲤鱼江中学)

指导老师:黄志敏(资兴市鲤鱼江中学)


香火腾龙,灼灼祥光开泰运;非遗贺岁,绵绵喜气减山城。——题记

我对郴州总有一种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情感,或许是一湾清洌可鉴的江水,又或许是一条蜿蜒盘旋的香火龙。

晨雾弥漫,缭绕在远山上,峰峦层层叠叠,树木交错,徐徐微风吹皱了一泓碧水,裹挟着青草和泥土的芬芳,我仿佛走进了一个诗韵般的梦境,与世间的喧嚣隔绝……这就是我家乡郴州的东江湖。

漫步江畔,湿润的气息带来丝丝清凉,似在同我诉说着千百年来的峥嵘岁月。穿梭在古街小巷,浓浓的郴情氤氲而生,瞧!这是一条穿越时空的巨龙, 铿锵的锣鼓声划破夜晚的寂静,男女老少都齐聚在一起,欢歌载舞,几十个年轻人赤膊上阵一起舞动龙头,他们踩着鼓点,踏着节拍,动作干净利落,节奏鲜明,让人血液沸腾,周围是星星点点的火花,似一条蛰伏已久的巨龙被真正赋予了灵韵,为新的一年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庄重的气息。

这是年少时的我第一次真正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份震撼,妈妈告诉我:“这是老一辈们留下来的风俗传统,每一条香火龙都蕴含着他们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期盼。”

如今,时代高速发展,但郴州汝城的香火龙,却不会淹没在时代的波涛中。这是古今的深情对望,也是无数手工匠人的热爱与追求。这份馈赠应当跨越时空,以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与现代文化交融,最终孕育成一条巨龙!

作为一名中学生,传承非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任,我们要不忘初心、守正创新,打破刻板印象,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与温度!

 


掬湘南之水,逐时代之光



于湘南一隅,捧清水一掬,

粉得娇艳,绿得鲜活。

风荷轻点水面,圈圈漾漾……

我沉浸在古韵的节拍里,

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脚印……

 

流华湾是资兴革命的摇篮!

走进古村落,

青砖黛瓦,小巷斜阳,

轻叩历史的柴门,

红色血脉奔腾不息,

革命精神熠熠生辉!

半条被子的故事在这里流传,

湘南起义的火种在这里延续!

一张张老照片……

一本本油印书……

无一不在无声地讲述那段艰苦卓绝的历程。

 

经历漫长岁月

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

5G网络让我们惠通八方,

人工智能让生活更加便捷。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奋进者,

手握理想之旗,

踏实干之路。

在时代的波涛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暖冬鱼粉香,“霸蛮”郴州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美食暖一方心。——题记

 在郴州凛冽的冬日里,最具有烟火气的地方便是街头巷尾的鱼粉店了。当夜色还未完全消散,风中还裹挟着丝丝凉意,鱼粉店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刚踏入鱼粉店,“鲜、香、麻、辣”便占据了你的所有感官。制作鱼粉的原材料是本地的鲢鱼,这就是鱼汤的灵魂所在。

 清晨往往是水产品最新鲜的时候,李老板为了选购到口感最好的鱼,常常摸黑出门。他站在摊位前,熟练地捞起鱼,轻按鱼身,拨开鱼鳃,检查鱼眼……确保每一条鱼都肉质鲜嫩肥美,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店里,不让翘首以盼的食客久等。

 李老板从水盆里捞出一条鱼,由于常年和鱼打交道,他的指节,早已被冰水泡得发亮,活蹦乱跳的鱼甩过李老板食指上的冻疮,带出一串血珠。李老板左手虎口卡住鱼鳃凹陷处,右手用刀背逆着鱼鳞刮,银鳞如碎钻般飞溅,簌簌落下。破开雪白肚皮时需要巧劲,偏一寸就会割破苦胆。李老板在鱼腹上剌开一道口子,掏出内脏,肠衣滑腻的触感顺着刀背爬上来,一股浓烈的鱼腥味直冲鼻腔,李老板却像是没闻到,三下五除二就处理完毕了。紧接着起锅烧油,随着油渐渐烧红,鱼块下锅后光滑平整的表面顿时变得金黄酥脆,醇厚浓郁的鱼香充斥整个厨房,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这便是我们湖南人“霸得蛮”最直白的体现。

 一口鲜辣的鱼粉入嘴,暖心暖胃,实在令人满足,我们郴州的“辣子”便是其中的精髓,它的香气诱人而浓烈,光是看着就令人额前直冒汗,但它独特的魅力仍吸引着许多食客,让人欲罢不能,许多人都赞不绝口,即便辣得面红耳赤眼泪直流,也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就像郴州人的性格一样淳朴热情,老实能干。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朴素平凡却又回味无穷,这是鱼粉的味道,家的味道,也是时光的味道,这些味道经历漫长的岁月,和眷恋、纯真、质朴、赤诚、坚韧等情感交融在一起……这不仅是为了那一口鲜香麻辣,更是为了记忆深处那一抹浓浓的幸福。这一碗鱼粉便是人间真情的具象化,也真正诠释了我们湖南人“霸得蛮”的精神。

      我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郴州人,应当传承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学习中,面对晦涩难懂的文言文,错综复杂的数学题要反复钻研,始终秉承着“不学会不罢休”的精神,不惶惶度日,心怀梦想,肩负责任,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作品点评

 文章一:这篇散文以诗意的笔触勾勒出郴州的山水人文长卷,将自然之美与非遗传承熔铸为一部流动的文化史诗,展现出对家乡的深情眷恋与文学才情。意象丰富,时空交织,细节生动,文化底蕴深厚,语言凝练,富有节奏感。

文章二:这是一篇兼具文学美感与时代气息的散文,作者以少年视角捕捉家乡的红色脉搏与科技律动,若在细节刻画与主题深化上进一步突破,作品将更具思想穿透力。期待作者继续用文字书写郴州的红色新篇,让世界看见湘南的时代之光。

文章三:这篇散文以独特的饮食文化为切入点,将日常美食与地域精神熔铸为一部流动的市井史诗,展现出对家乡的敏锐观察与文学才情。视角独特,主题深刻细节生动,画面感强,语言凝练,富有张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姜朝

二审:张红萍

三审:全昌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