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琴 | 郴州市第九中学学生
2025-03-21 16:14:18



王诗琴

郴州市第九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王诗琴,女,出生于2012年2月,郴州市九中学生。她曾担任过学习委员,组长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等称号。喜欢看书,跑步,阅读,写作。


代表作品

山水长卷中的历史与温情


参赛作者:王诗琴(郴州市九中)

指导老师:黄   安(郴州市九中)


在湘南大地,郴州静卧在时光长河里,山水相依,岁月悠长。这里不仅有令人心醉的自然风光,更有穿越千年的人文历史,二者交织,勾勒出一幅独属于郴州的温情画卷。

郴州的山水,自带天然诗意。东江湖的晨雾,是人间的缥缈仙境。从高处俯瞰,碧绿的湖水被轻纱般的雾气笼罩,如梦似幻。渔夫摇着小船,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从古诗中走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金色的光辉穿透薄雾,给湖面染上一层金边,美不胜收。而莽山,恰似一座雄伟的绿色丰碑,古老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亿万年来静静见证着时光变迁。珍稀的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它们是莽山历史的生动注脚,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郴州的历史,深厚而悠久,与这片山水紧密相连。秦末汉初,郴州便在历史舞台崭露头角,是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通道。无数的商队、旅人由此经过,带来了各地的文化与习俗,在这里碰撞交融,为郴州文化注入了多元的基因。到了唐宋时期,郴州成为文人墨客的流放之地,韩愈、秦观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与诗篇。秦观一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道尽心中愁绪,也让郴州声名远播。这些文人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了郴州的文化发展,使郴州从一个偏远之地逐渐走向文化的繁荣。

郴州的人文风情,更是温暖人心。走在板梁古村的青石板路上,能触摸到明清时期的烟火气息。古村的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木雕石刻,无不彰显着先辈们的精湛技艺。古村的祠堂里,家族的故事代代相传,每逢节日,族人相聚,祭祀祖先,联络亲情,传承着家族的精神与信仰。

郴州的民俗活动同样丰富多彩。春节时,舞龙舞狮热闹非凡。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舞龙者手持木杆,巨龙上下翻腾,气势磅礴,寓意着驱邪祈福,保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这一传统民俗活动,从古代传承至今,凝聚着郴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郴州这片土地上,山水、历史、人文相互滋养。历史赋予了山水文化底蕴,山水孕育了独特的人文风情。如今,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站在先辈们的肩膀上,欣赏着这如画的美景,感受着温暖的人情,更应铭记历史,传承文化,让郴州的魅力在未来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让这片土地的故事永远流传下去。

  

作品点评

本文以 "山水长卷" 为喻,巧妙串联郴州的自然风光、历史底蕴与人文风情。作者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东江湖的缥缈晨雾、莽山的雄浑绿意,又以 "商队旅人"" 流放文人 " 等历史剪影赋予山水厚重人文内涵。秦观诗句的引用与板梁古村的民俗描写相映成趣,展现出对地域文化的深度理解。语言流畅优美,结构开合有度,结尾升华至文化传承的立意,彰显新时代少年的责任感。若能在历史事件的细节描写上更深入,语言锤炼更精当,文章会更具感染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姜朝

二审:张红萍

三审:全昌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