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媛心 | 郴州市第九中学学生
2025-03-21 16:25:03



谭媛心

郴州市第九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谭媛心,女,出生于2011年9月,郴州市九中学生。她曾获学校作文二等奖,非常喜欢中国传统非遗。

代表作品

郴山郴水动人心


参赛作者:谭媛心(郴州市九中)

指导老师:田城柱(郴州市九中)


“郴”是由“林”与“邑”组合而成的,“郴”这个字是独属于郴州的名字。最早于秦代篆书,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中已有长沙郴县的记载。在历史上,郴州长期以“桂阳郡”为名,直至隋朝才始称“郴州”。这里的风景和人文,每一个都是历史的浮尘,正因为这些浮尘才能构建出一幅“青山为骨,碧水为魂”的诗画长卷。

登上莽山五指峰,云雾缭绕,仿佛漫游仙境,各种怪石嶙峋,每一块奇石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各种形状仿佛在诉说着一切过往。金鞭神柱是最著名的奇观之一:巨型石柱屹立于天地之间,高耸入云,如神明的法杖镇压四方,尽显八面威风,而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到了傍晚,那金黄的霞光又会破开云雾洒在奇峰异石上,将那仙境几分的神秘感驱散,从而显出几分柔和来。而那冬季的雾凇更是有着另一番的韵味,四周的群山被镀上一层银装,冰晶化作枝叶,寒雾肆意弥漫,美得动人心魄,就像由仙境转换为童话世界般有趣。

高椅岭独特的丹霞景观更是令人心尖一颤。棕色又带点朱红条纹的山体如涅槃之火,在与那碧绿的湖水交织时,令人感到优雅而又不失热情。山体远看光滑,近看粗糙,这是大自然用雨水作为颜料,再融入灵感,从而展现出一幅神秘、柔美和险峻为一体的画作。再看那一条狭窄而又危险的山脊,仿佛只要踏上这条勇者之路,就可以站在龙背上一览四方,真是豪迈中又透出点雄伟啊!

走在东江湖边,感受着湖边的微风打在脸上,搅动着湖面一圈圈的涟漪,波光粼粼。青山都抱在一起,层层叠叠。雾气环绕着青山,好似一条条绸缎。迷雾中还有一叶若隐若现的渔舟,渔夫肆意将网一撒,静等那鱼儿快快上钩。这儿不仅被宁静祥和所包围,更没有那城市的车水马龙,真是令人想坐在一旁听着鸟鸣,顺便低吟一首小诗。

在元宵节时,我曾有幸欣赏到汝城县的传统舞蹈——汝城香火龙。有人说这是起源于祀龙止雨和祀龙止水的民族活动而由来的。“火树银花不夜天,星星点点鱼龙舞。”四万根龙香点燃了香火的传承,用近千斤稻草编织着乡土人情。人们在夜色中舞龙,将希望寄托在香火龙上,以祈求新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不管是采茶调的优美,还是郴阳对子调的诙谐,又或者是皮影戏的精湛。这些都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部民间美术史。真是“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郴州从不是一个小小的地点,更是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呈现出的一份独属于郴州文化脉络和精神图腾。     

  

作品点评

 这篇作文紧扣主题,将郴州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从“郴”字溯源,自然引入对郴州风貌的描绘。对莽山五指峰、高椅岭、东江湖景色的描写细腻生动,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使景色如在眼前。文中还介绍了汝城香火龙、采茶调等民俗文化,丰富了文章内涵。总体而言,是一篇佳作,展现了对家乡的热爱。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姜朝

二审:张红萍

三审:全昌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