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思雅 | 郴州市第九中学学生
2025-03-21 14:57:10



曾思雅

郴州市第九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曾思雅,女,2012年3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九中,曾获学校作文一等奖,语文竞赛二等奖,十分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代表作品

一城山水万年情


参赛作者:曾思雅(郴州市九中)

指导老师:田城柱郴州市九中


“青山绿水潇湘间,郴州风光画中仙。”只手轻抚过古城的砖瓦,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青山伴着绿水,好似天边一幅遥不可及的画。郴州以他那独特的风景文化,博得了多少文人墨客的驻足观赏。

东江湖的清晨,那缕缕的薄雾好似一层轻纱,笼罩在东江湖面。甘甜的空气润得人心肺酥软,平静的湖面不时荡着一两只小渔船,在丰收的季节里,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水面上漾起的波纹抚平了城市的喧嚣,远处低飞的鸟为这幅灵动又神秘的山水画卷点上神之一笔。

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的苏仙岭更是美得不像话。金秋时节,与家人一同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攀登,一路上,火红的枫叶从树冠上飘落,又被阵阵风卷起,在空中打着旋儿。登上山顶,此时终于能体会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抬眼向侧方望去,一排排高楼大厦隐藏在树木的缝隙间,隐藏在自然的美好情境里,隐藏在我大脑深处的记忆中,“大隐隐于市”,此时有了具象的画面。

踏上裕后街的青石板路已是黄昏时分,从街道那头飘来的人间烟火之气笼罩在每一个人心头。时时都能看见身着汉服的男男女女,谈笑着走过大街小巷,头顶的纸灯笼、店铺里的霓虹灯都在诉说着这座福城的历史,旧传统与新文化的碰撞与相融,成就了今天美好的郴城。

无论是风景遗迹,还是人文景观,都抵不过郴州人民的赤子之心。1928年爆发的湘南起义;令人耳熟能详的“半条被子”;革命前辈邓中夏在郴州从事革命活动;“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这些令人热泪盈眶的故事与人物都与郴州有着紧密联系,都承载着郴州人民赤诚的爱国情怀。

郴山之巅,教我如何敬畏自然郴水之情,教我如何融入生活;郴城之情,教我万千利益都不如一颗爱国心!

  

作品点评

  这篇作文以“一城山水万年情”为题,围绕郴州展开,饱含深情。作者善用修辞,“薄雾好似一层轻纱”形象地写出东江湖清晨的朦胧美。对苏仙岭和裕后街的描写,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独特魅力。结尾从景及人,结合革命故事凸显爱国情怀,立意深刻。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姜朝

二审:陈琪

三审:全昌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