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萌 | 郴州市第六中学学生
2025-03-19 18:42:22

唐诗萌

郴州市第六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唐诗萌,女,2011年11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第六中学。荣获湖南省“三好学生,郴州市第六中学“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六中人”荣誉。自入校起担任副班长,工作尽责,组织班级活动时能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领导力出色 ,展现良好品德。在学习上,她成绩突出,2023-2024年度被评为“三好学生”,2023-2024年度各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中,均荣获“学习标兵”与“学习之星”,在2023年下期“读一本好书,谈心得体会”征文比赛里,她凭借出色的文学素养斩获“一等奖”。

代表作品

山 水 来 信


——来自林邑大地的岁月情书

参赛作者:唐诗萌(郴州市六中)

指导老师:李汉东(郴州市六中)


亲爱的旅人:

      你  好!  

当你展开这封信时,请先触摸信纸边缘凹凸的纹路——那是万华岩溶洞中钟乳石的指纹,是郴山用两亿年光阴镌刻的密码。我以翠江为墨、丹霞为笺,将这片土地的呼吸与心跳,写成寄往人间的长信。  

第一章:丹霞织锦,血色浸染的英雄史诗

飞天山赤壁如焰,雨后红砂岩渗出的水珠,是时光凝成的琥珀。八百年前,杨家女将的箭矢曾刺破长空,煮沸的辣椒水在城墙上凝结为铁锈红,与氧化铁的岩层融为一体。今日的旅人拾起一枚北宋箭镞残片,无人机掠过“卧牛石”的刹那,汉服少女的裙裾与杨八妹的战袍在暮色中重叠。采药老人吹响口琴,《十送红军》的旋律撞上山壁,惊起白腰雨燕,将南宋烽烟、红军足迹与当代人的惊叹,织入同一幅血色丹霞。  

高椅岭的碧水畔,武汉男孩徐一帆正弯腰捡拾塑料瓶。景区“环保银行”的折扇奖励,让秋雨洗涤后的丹霞更添纯净。游客们自发将空瓶赠予他,20个瓶盖碰撞的声响,谱成新时代的生态牧歌。  

第二章:温泉如脉,大地馈赠的千年情书

汝城热水镇的清晨,硫黄气息裹着87℃的暖意漫过青石板。奶奶将鸡蛋沉入古泉眼,蛋白上浮现的淡青纹路,恰似徐霞客游记中“无寸土不立”的惊叹。工程师们为泉眼装上“心脏支架”,激光测深仪与艾草捆共舞,让东汉药农的鹿皮囊与现代光谱仪在蒸汽中对话。  

春节期间,莽山森林温泉蒸腾的雾气里,香港游客杜美如舒展双臂,类风湿疼痛在硅酸盐的抚慰下悄然消退。温泉季20万人次的足迹,将“郴心养老”的品牌烙进大湾区的月光。此刻,少女在特制宣纸上书写“郴”字,温泉水墨遇热显影,恰如半条被子纪念馆中那床棉絮,将温暖从1934年的沙洲村绵延至今。  

​第三章:云端牧歌,草原托起的星河之梦

仰天湖1314米海拔处,巨型“真爱之心”风铃装置叮咚作响。湘昆《牡丹亭》的水袖拂过草尖,与全息投影的杜丽娘共舞;夜空中,郴州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手捧发光水珠,将万华岩的钟乳石、翠江的渔火、女排腾飞的弧线,汇成点亮“山侠”“水仙”的星河。 

扎西大叔的牦牛毡房外,深圳少年记录着土壤pH值。瑶族歌谣“七月蝴蝶停格桑”与他的实验数据本,共同注解着草场的丰茂。雷雨夜,松香树脂涂抹的母羊不再惊惶,牧民的古法智慧与气象卫星的云图,在仰天湖的彩虹下握手言和。  

第四章:红色血脉,山水滋养的精神图腾

沙洲村的“半条被子”雕塑旁,90岁老党员赵金才的收音机播放《曾中生传》。村村响广播将党史化作山风,吹过黄克诚故居的青砖黛瓦,与湘南起义纪念馆的VR影像交织。郎平与嘉禾文家学校的排球小将相拥时,女排精神如莽山的云海,漫过郴州体育训练基地的旧奖杯,涌入新一代的骨骼。  

请带着这封信穿越翠江夜市,让鱼粉的鲜汤漫过舌尖,湘昆的水袖拂过眼帘。当莽山的云海漫过郴州体育训练基地的旧奖杯,当年女排姑娘们扣杀的弧线,正化作长冲科创园里跳动的数据流。夜航的无人机掠过陆港,千年银都的冶炼声与锂电芯的嗡鸣,在“碧水丹霞·璀璨银都”摄影展的灯光里相视而笑。

此刻雾漫小东江的晨露正从芦苇尖坠落,在潭面钤印出无数个“郴”字。你看见了吗?高椅岭捡瓶少年的折扇上,二十个瓶盖串成的风铃正在丹霞赤壁间回响;沙洲村那床棉絮的温暖,已织进温泉蛋的青色纹路;而仰天湖的星空剧场里,发光的万华岩钟乳石正与湘昆《牡丹亭》的唱腔共舞。

                                                                                                                     你的郴州

       2025年春分

                   

云端牧歌,草原托起的星河之梦


参赛作者:唐诗萌(郴州市六中)

指导老师:杜小飞(郴州市六中)


晨雾像轻纱一样笼罩着仰天湖,草叶上的露珠像洒落的玻璃珠,把我的运动鞋染成了深绿色。爸爸和扎西大叔正在搭牦牛皮帐篷,深褐色的毛毡散发着淡淡的松木香。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铜铃声,放牧的羊群像一团团棉花糖,沿着翠绿的山坡慢悠悠地滚动。

仰天湖1314米海拔处,巨型“真爱之心”风铃装置叮咚作响。湘昆《牡丹亭》的水袖拂过草尖,与全息投影的杜丽娘共舞;夜空中,郴州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手捧发光水珠,将万华岩的钟乳石、翠江的渔火、女排腾飞的弧线,汇成点亮“山侠”“水仙”的星河。  

扎西大叔的牦牛毡房外,深圳少年记录着土壤pH值。瑶族歌谣“七月蝴蝶停格桑”与的实验数据本,共同注解着草场的丰茂。雷雨夜,松香树脂涂抹的母羊不再惊惶,牧民的古法智慧与气象卫星的云图,在仰天湖的彩虹下握手言和。pH试纸被风吹到格桑花丛里时,卓玛正唱着“蝴蝶落脚的地方,泥土会唱歌”。趴在地上找试纸的样子,像极了追捕蚂蚱的牧羊犬。“用这个,”卓玛递来竹片做的量雨器,刻度是刀刻的星星花纹,“我阿爷说,每颗星代表一场好雨。”  

黄昏的草甸上,湘昆演员的水袖掠过土壤检测仪。全息投影的杜丽娘轻点指尖,野菊花便顺着她裙摆的波纹次第绽放。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围成圈,把发光的萤火虫水珠系在羊角上——那是用万华岩洞顶的方解石粉特制的,遇风会洒下细碎的星光。  

雨后,孩子们用虹吸管收集积水潭的水样。pH7.6的数据跳出来时,卓玛的爷爷正在教辨认狼毒花:“开五瓣的是药,开六瓣的是毒——和你们城里人测酸碱一样准。”老人布满裂口的手掌托着仪器,阳光穿过他指缝,在草原上投下古铜色罗盘的影子。  

深夜的“星河剧场”,少年的无人机载着萤火虫水珠升空。湘昆的笛声响起时,每个光点都开始演绎不同的故事:钟乳石滴落的水珠化作女排扣杀的弧线,翠江渔火凝成《牡丹亭》的唱词,而扎西大叔的牛角号声正变成一缕缕星轨。卓玛忽然指向东方:“看!你中午埋的土壤检测仪!”  

晨光中,十三台检测仪在草原上连成巨大的“郴”字。扎西大叔用羊毛绳系住被风吹歪的仪器,绳结在晨雾中摇晃,像一串未落地的音符。“这是新牧歌的乐谱,”少年翻开写满数据的本子,发现卓玛在页脚画了只蝴蝶,“七月蝴蝶停格桑——原来科学和传说,都是草原写给星空的信。”  

当最后一只风车叶片停转成“心”形,他们把实验数据叠成纸船放进仰天湖。少年腕间的荧光手环与卓玛的银铃同时亮起,他们知道,这片被科学与神话共同守护的草原,正在把每个人的梦酿成星河


作品点评

  文章一:这篇书信体散文以独特的构思、诗意的语言,将郴州的山水人文编织成跨越时空的深情告白,展现出对家乡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诠释。语言凝练优美,善用通感与隐喻,如 “辣椒水凝结为铁锈红”“温泉水墨遇热显影” 等表述,使抽象概念具象可感。结尾以“郴”字钤印潭面的意象收束,将自然、人文、科技等元素统摄于 “山水来信” 的主题下,意境深远。

 文章二:这篇文章以仰天湖为舞台,将科技、文化、生态完美融合,编织出一场跨越时空的草原交响诗,展现出新时代少年对家乡的诗意解读与创新思考。文章以 “云端牧歌” 为核心意象,构建起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奇幻空间。扎西大叔的牦牛毡房与深圳少年的土壤检测仪、瑶族歌谣与实验数据本、古法智慧与气象卫星,在仰天湖的草原上碰撞出奇妙火花。全息投影的杜丽娘与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共同演绎“星河剧场”,将湘昆艺术、丹霞地貌、女排精神等郴州元素升华为璀璨星河,构思精巧,意境深远。语言富有诗意与画面感,如“露珠像洒落的玻璃珠”“荧光手环与银铃同时亮起”等比喻,使科技与自然的交融具象可感。人物群像塑造鲜活,深圳少年的严谨与卓玛的灵动、扎西大叔的古朴与湘昆演员的雅致,共同构成草原上的多元生态。结尾“土壤检测仪连成‘郴’字”的意象,将个人实验升华为对家乡的深情告白,画龙点睛。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姜 朝

二审:陈 琪

三审:全昌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