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语涵
郴州市同福小学学生
难忘的“711矿”之旅
参赛作者:朱语涵(郴州市同福小学)
指导老师:廖梓岑(郴州市同福小学)
在郴州星罗棋布的景点中,有一处地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荣光,那便是“711 矿”。这个周末,我们一家来到了“711矿”。
远远望去,“711矿”的大门巍峨耸立,庄重而神秘,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走进门内,错综复杂的建筑瞬间映入眼帘,这些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浓厚的年代感,仿佛带着我们穿越回了过去。爸爸在一旁为我讲解:“孩子,你知道吗?‘711 矿’可是我国开采的第一座铀矿,有着‘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的美誉呢。” 我听后,不禁惊叹,对这座矿的敬意油然而生。
我们沿着蜿蜒的小路继续前行,一路上,我都在想象着当年这里热闹非凡的场景。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片小店区域。妈妈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她兴奋地拉着我,快步走进一家店,激动地说:“宝贝,你快看,这些都是妈妈小时候最爱吃的零食!” 看着货架上那些新奇的零食,我充满好奇,和妈妈一起挑选起来。爸爸也在一旁笑着分享他小时候的趣事,我们的欢声笑语在小店中回荡。
从小店出来后,我们稍作休息,便朝着展示馆的方向走去。踏入展示馆,巨大的空间和丰富的历史展示,让我目不暇接。在这里,我了解到核工业工作者们在艰苦条件下,为国家的核事业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他们用热血和青春,铸就了祖国的核盾牌。那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仿佛在向我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让我深切感受到他们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
走出展示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就在这时,我远远地看到了防空洞的入口,心中的好奇瞬间被点燃,迫不及待地朝着那里奔去。走进防空洞,那长长的通道望不到尽头,据说有 6500 多米长,还有许多出口。可洞内环境艰苦,既没有先进的指挥通信设备,也没有便捷的医疗救护区域。昏暗的灯光下,我仿佛看到了老一辈核工业工作者们在狭窄的矿道中艰难前行的身影,他们不惧危险、不辞辛劳,我的心中满是敬佩与震撼。
郴州“711矿”,不仅仅是一个景点,更是一本生动的历史教科书,每一处角落都值得我细细品味与探寻。
老师点评
这篇作文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711矿”的历史厚重与家国情怀。小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氛,用“巍峨的大门”“错综复杂的建筑”等细节勾勒出工业遗迹的庄重感,善用比喻手法,如将防空洞比作“历史教科书”,既富童趣又深化主旨。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周峰
二审:张红萍
三审:全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