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楠 | 郴州市第六中学观山学校学生
2025-03-17 16:27:24

胡雅楠

郴州市第六中学观山学校学生

作者简介

胡雅楠,女,瑶族,2010年3月出生,郴州市第六中学观山学校八年级2314班学生。这位青春洋溢的女孩以优秀的综合素养展现出新时代少年的风采。

生活中她独立自主,能合理规划时间,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学习方面,求知欲旺盛,面对难题秉持钻研精神,非彻底弄懂不罢休;兴趣爱好方面,她能歌善舞,好运动爱阅读,校园内外各类活动中常活跃着她的身影。

在苏仙区"腾飞中国"主题教育手绘中国地图评选中,其作品以独特的民族元素融合现代设计斩获三等奖;在郴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比赛中,用真挚的情感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荣获三等奖,展现了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

代表作品

何以郴州


参赛作者:胡雅楠郴州市第六中学观山学校

指导老师:侯志英(郴州市第六中学观山学校)

 

“郴”意为林中之邑,郴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同时也是《湘南起义》所在地、中国女排腾飞地、世界矿博会永久举办地。

郴州的每一个县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荣光。“天然氧吧”桂东、“中国温泉之乡”汝城、“千年古城玉石之乡”临武、千年古郡三国名城桂阳,“中国银都”永兴……

何以郴州?是以郴州——是优美的自然风光,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断的繁荣发展!

郴州人口以汉族为主,全市有满族、苗族、侗族、蒙古族等25个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为主体少数民族,共计8万余人。

我出生于郴州汝城县,是个瑶族姑娘。小学起我便离开汝城到郴州市里读书。却没有人因我的瑶族身份而感到诧异或排斥。我和同学们一起上学、放学、一起聊天、散步,一起游古色古香的长卷,一起爬郁郁葱葱的苏仙岭,一起逛灯火辉煌的裕后街……

何以郴州?是以郴州——是求同存异,是开放包容,是民族团结一家亲!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子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早年,他跟随南下打工的热潮,带着炽热的梦想离开了家乡。他从最基础的汽车修理学徒开始,即便每天手握工具,与油污和铁屑为伴也不放弃,努力学习汽修知识,刻苦钻研汽修技术。随着家乡经济的发展和汽车服务人员的大量需求,父亲毅然决定返乡就业。他把他所学的技术和积累的经验带了回来。他技术精湛、服务周到,为众多车友传授汽车方面的技术和知识,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宁念家乡一寸土,莫恋他乡万两金”。父亲的所作所为就像一道光,温暖着家乡的土地,也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在父亲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普通的郴州人对家乡的热爱,对建设家乡的执着和对家乡未来的期待。

在郴州,还有很多像我父亲一样的耕耘者。你看,春回大地,万象“耕“新。眼下正是春耕备耕时节,咱福城大地的广袤田野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桂阳、临武、安仁等县的育秧大棚里,智能机械全速运转、播种、覆土、施肥等秧盘制作的多个环节一气呵成。制作好的秧盘,经过暗化催芽处理,会被均匀的摆放在温室大棚里,待秧苗长好,再发放到农户的手中。这种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的集中育秧模式与传统人工育秧相比,不但提高了育秧效率,还使培育出来的秧苗密度和品质更高。春光里,古老办法的赓续和现代技术的创新,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希望的田野上,活跃着一道道年轻的身影。年轻人接过父辈的重任,用新的理念和技术开拓新的天地。

何以郴州?是以郴州——是爱岗敬业、是务实创新,是扎根家乡的默默建设!

古语云:“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这句话反映了古代郴州的闭塞、贫穷和落后。时序更迭,华章日新。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一代代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郴州人民的努力建设下,现在的郴州碧水蓝天,美如画卷;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经济繁荣,蒸蒸日上。

我相信未来的郴州、未来的中国,一定会更美好,更辉煌!

                   

老师点评

文章开篇点明郴州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城市地位,接着从各县特色、民族融合、家乡建设者的奋斗以及发展变迁等方面,全方位展现郴州的魅力与活力。结构清晰,层层递进,通过个人经历与家乡变化相结合,情感真挚。结尾对比古今,展望未来,升华主题,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郴州的蓬勃发展与无限潜力 。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姜   朝

二审:陈   琪

三审:全昌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