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loading.. | ||
消息×loading.. | ||
骆锦心
郴州市同福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骆锦心,女,2013年9月出生,就读于郴州市同福小学。多次评奖学校“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学习标兵”。助人为乐,关心集体,从5岁开始学习舞蹈,擅长组织班级活动,在学校文艺汇演中舞蹈多次荣获奖项。2023年曾上过泥塑“手艺人”电视。2024年上“手艺人“电视,泥塑作品曾多次于学校拿奖。
站在苏仙岭顶极目远眺,郴江绕城而过,新城拔地而起。这片土地教会我们:真正的热爱,不仅是赞美她的秀丽风光,更要传承她的文化基因,守护她的绿水青山,续写她的红色篇章。作为新时代的郴州少年,我们将以青春之我,让这座"粤港澳后花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代表作品
山水郴州 诗意栖居
参赛作者:骆锦心(同福小学)
指导老师:黄柏丽(同福小学)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洒在东江湖的江面上,仿佛给这片碧绿的翡翠披上了一层薄纱。我站在观景台上,看渔民驾着小船划破镜面般的水面,渔网在晨曦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这就是郴州,一座被山水宠爱着的城市,每一处风景都像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水墨画卷。
郴州的美,美在它的灵动与包容。莽山国家森林公园里,千年古树直指苍穹,清澈的溪水在乱石间跳跃欢唱。沿着木栈道前行,空气中弥漫着松针的清香,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最震撼的是鬼子寨瀑布,水流从百米高的悬崖奔腾而下,如银河倾泻,激起层层水雾。这里不仅是植物的王国,更是动物的天堂,世界独有的莽山烙铁头蛇就栖息在这片秘境之中,为原始森林增添了神秘色彩。
当暮色浸染郴城,苏仙岭的轮廓在晚霞中若隐若现。这座承载着千年传说的仙山,至今流传着苏耽跨鹤飞升的故事。沿着石板路拾级而上,秦少游题刻的"郴江幸自绕郴山"在暮色中愈发苍劲。山顶的观景台能俯瞰整个郴州城,华灯初上时,万家灯火与天上繁星交相辉映,恍若仙境。
郴州的美,更在于它的活力与未来。在仰天湖草原,风力发电的白色风车与碧绿草场构成现代工业与自然生态的完美融合。年轻人骑着骏马在草甸上驰骋,孩子们追逐着蒲公英奔跑,牧羊人挥动长鞭的脆响在山谷间回荡。在群山褶皱最深处,有一汪被时光淬炼的翡翠。晨雾未散时,它是天地间半掩的瞳孔,倒映着流云的碎影;当金辉透过云层,湖面便漾起万点银屑,恍若星辰坠入人间。这片曾经人迹罕至的高山草原,如今已成为生态旅游的新地标,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夜幕降临时,郴江河畔的霓虹倒映在水面,勾勒出城市的繁华与诗意。我坐在江岸的长椅上,听着远处传来的湘昆戏曲声,看着三三两两的市民在步道上散步。这座被山水滋养的城市,既有"郴江幸自绕郴山"的温婉,又有"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豪迈。它用包容的胸怀接纳八方来客,用创新的姿态书写着新时代的山水传奇!
小编点评
这篇文章文章结构完整,采用"总分总"框架清晰展现郴州不同时段的美景。善用比喻("银河倾泻")和拟人("渔网划出弧线")使描写生动。细节刻画到位,如莽山烙铁头蛇的独特性与苏仙岭碑刻文化,体现观察力。结尾通过湘昆戏曲声自然收束,巧妙融合自然与人文,流露真挚乡情。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周 峰
二审:张红萍
三审:全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