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loading.. | ||
消息×loading.. | ||
李沐希
郴州市同福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李沐希,男,2016年9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同福小学。他性格温和善良,酷爱阅读,在校多次获得“三好学生”“少先队勋章”“书香少年”等称号,曾于2023年度获北湖区“红领巾奖章个人二星章”2024年报送的摄影作品在中小学艺术节美术摄影作品评选中,获郴州市三等奖、北湖区一等奖。
鱼粉是家乡美食,也是爸爸妈妈给我取的小名,是家人对我的爱亦是对家乡鱼粉的爱。
代表作品
家乡的美食
参赛作者:李沐希(同福小学)
指导老师:王艳(同福小学)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的小名叫做鱼粉。哈哈,你听到这个名字一定知道我要介绍的家乡美食是什么了吧?对,没错,就是我家乡的美食——栖凤渡鱼粉。
你知道吗?栖凤渡鱼粉这个名字背后,有一个和三国时候的大英雄庞统有关的有趣故事哦。
以前,庞统叔叔并没有得到刘备大叔叔的重用,只能做个小小的县令。有一天,他走到一个叫栖河古渡的小镇上,心里有很多事情,所以吃不下饭,晚上也睡不好。第二天早上,他起晚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可是店里的东西都卖光了。
刚好,一个老爷爷打鱼回来路过这家店,店里的阿姨聪明极了,她立刻买了老爷爷的鱼,杀掉做成鱼汤,还加了好多当地特别的东西,像豆膏啊、茶油啊,然后用家里留着过节吃的干粉条,做了一碗香喷喷的鱼粉给庞统叔叔吃。庞统叔叔吃了这碗鱼粉,觉得超级好吃,一下子精神就来了,他开心地大声说:““此乡野之味,亦可登大雅之堂!快哉!快哉!”
后来,庞统叔叔到了耒阳,他特别努力,做了很多好事。因为庞统叔叔有个外号叫凤雏,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睡觉的那个古渡叫做栖凤渡,而那碗让他变得很有精神的鱼粉,就被叫做“栖凤渡鱼粉”啦。这就是栖凤渡鱼粉名字的由来,好玩吧!
鱼粉制作真有意思!先把大米磨成浆,像磨碎米饭那样。然后舀一勺摊平,放大锅里蒸熟,要蒸得薄薄的,很考验手艺哦!蒸好的粉皮晾干,卷起来切成细粉条。为了保存更久,吃起来更有嚼劲,村民们会晒干它们,盘成小卷。接着做鱼汤,用新鲜鱼,像草鱼、鲤鱼都行。鱼块放进煮开的水,加姜蒜,煮到鱼汤变白,像牛奶那样。再做辣椒油,烧油加姜片,放干辣椒和小米椒炸。辣椒油加到鱼汤,鱼汤变红,超有食欲!最后,粉条放鱼汤煮一煮,鱼肉鲜甜,鱼汤香浓,加上辣椒油,太好吃啦!每天早上吃一碗,精神满满,超有活力!
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我的家乡美食“栖凤渡鱼粉”于2016年被列为湖南省非遗项目啦!我为有“鱼粉”这样的小名而感到自豪, 鱼粉是家乡美食也是爸爸妈妈给我取的小名,是家人对我的爱也是对家乡鱼粉的爱。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栖凤渡品尝地道的鱼粉。
小编点评
这篇文章结构完整,以历史传说串联起鱼粉制作工艺,结尾升华至非遗传承与亲情联结。细节描写如"辣椒油炸出红霞"生动有趣,拟人化叙事赋予庞统吃粉场景鲜活童趣。将食物与人文记忆相融,朴实地传递出对本土美食文化的热爱。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周 峰
二审:张红萍
三审:全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