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曦贤 | 郴州市第十九中学学生
2025-03-14 17:18:04

尹曦贤

郴州市第十九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尹曦贤,男,2009年9月生,爱好写作、打篮球、历史。此作品写于2022年,该生就读于郴州市第十九中学八年级时,曾发表于《水月北湖》,他热爱郴江,喜欢在郴江边散步、沉思。江水潺潺,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让心变得宁静、纯净。在这里,思绪如脱缰的野马,自由驰骋;心情也随着江风起伏,时而欢畅,时而深沉。那些在江边漫步时闪现的灵感,常常化作笔下的文字。让人渴望用这些文字,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与更多人分享所思所感。


代表作品

情系郴水


参赛作者:尹曦贤(郴州市第十九中学)

指导老师:王丽娜 (郴州市第十九中学)

     

我漫步江边,望着郴江在群山之下、万树之间,生生不息地流淌。远眺郴江,若隐若现,蜿蜒曲折,宛如九曲回肠。这便是郴江,我心中的母亲河。

这里是北纬25度的郴水,这里是革命的红色土地,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家乡。郴江从骑田岭的岩石间飞溅而出,水流急促地奔涌而下,仿佛在急切地追寻着什么。然而,地势渐渐平缓,水流也随之慢了下来。此刻,你很难想象这条浅浅的小溪竟是郴江的发源地。它涓涓细流,清澈见底,掀起朵朵浪花,宛如千万匹小马驹在前方奔跑、欢呼!

随着支流的汇入,郴江逐渐变得宽阔,水流也愈发平缓,仿佛时间从飞速流逝慢慢趋于静止。平静的江面上,泛出粼粼波光,偶尔泛起一丝不完整的纹路,仿佛在诉说着某种缺憾。江边的人们悠闲自得,郴江似乎也随着这些友善的居民进入了悠闲的节奏。江底的水草如同姑娘的秀发,在湖水的轻抚下无声地摇曳,时而分开,时而合拢,正如那句“像一棵水草,随风飘摇”。游客们赞叹不已,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这美景。而郴城的居民也会不时驻足,感叹这数千年来养育一方水土、一方人民的郴江。

水是如此的静谧,有时你甚至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我不禁想起“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的诗句。若不是看到江底的水草在轻轻摆动,或许有人会以为时间在此刻停滞。江水缓缓前行,仿佛在思索:它是否需要有人扶持?是否还在留恋沿途的美景?或许,旁边的石榴湾公园吸引了它的目光。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水面上尽情嬉戏,扑动着迷人的翅膀,发出悦耳的鸣叫。在这座公园里,能见到如此美景,即便在城市中也实属难得。

时光飞逝,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远处的山岭映出青灰色,高处的云朵似火烧般绚烂,映照在美丽的郴江上,水天一色。旁边的古老小镇已是灯火通明,香火四溢。这座小镇见证了太多郴江的故事,沉淀了郴江悠久的历史,承载了江南的古老文化。这里便是支流与郴江交汇的地方——裕后街。此刻,这里已是人山人海,香气弥漫,充满了家的温暖。然而,千百年以前,曾有一位诗人在这里感叹:“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那无尽的凄凉与悲伤早已随风而逝。两股水流相撞形成的漩涡,激起了阵阵清波。鹊桥上,君子寻得了他的窈窕淑女,聆听着江水的声音,仿佛在吟唱一首恋歌。

暮色降临,但郴江并未陷入黑暗。城市的灯火将它照亮,照得如此明亮,仿佛千年来从未熄灭。郴江见证了太多的历史与故事,不知有多少次,人们用灯火将它点亮。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前行,虽然郴江不如长江那般宽广,不如黄河那般气势磅礴,也不如澜沧江那般险峻,更无《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壮丽。我凝视着这古老的郴江,此刻除了流水声,再也听不到其他声音。不知是我迷上了这声音,还是耳朵已沉醉其中。远望那源头,它依旧不停歇地流淌,继续书写着郴江的故事,续写着它的历史。

郴江,我爱你!


作品点评

自然之美:文章以细腻笔触描绘郴江的灵动与静谧,如“浪花似小马驹奔跑”,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历史底蕴:巧妙融入诗词典故与裕后街的沧桑,赋予郴江厚重的文化积淀,彰显历史传承。情感共鸣:以“母亲河”为纽带,通过居民日常与江景互动,抒发了对家乡的深切眷恋,情真意切。全文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既有诗意哲思,又具乡土情怀,展现了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与赤子之心。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姜   朝

二审:陈   琪

三审:全昌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