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萱 |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学生
2025-03-12 19:54:14

 

陈彤萱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陈彤萱,女,2014年2月出生,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学生。她热爱生活、品学兼优,曾荣获2021年郴州市中小学“红心向党少年志”主题征文一等奖、2023年郴州市第七届“爱我国防”主题演讲比赛三等奖;获得2022年郴州市“红领巾奖章”三星章,湘南学院附属小学“红领巾奖章” 一星章;钢琴考级九级。

创作背景:作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她始终坚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炎黄子孙的高尚美德。此次参赛作品是她的演讲稿《爱国主义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代表作品

爱国主义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参赛作者:陈彤萱(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指导教师:黄   丹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还记得抗美援朝战争吗?当时的美国,武器那么先进,科技那么发达!而我们中国,却只有土枪、土炮。为什么武器先进的美国,却赢不了装备落后的中国?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有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不屈不挠的抵抗精神,有着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决心!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辈有着强烈的爱国理想信念,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换取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还记得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什么时候研制成功的吗?新中国成立时,一穷二白,很多人肚子填不饱,衣服穿不暖。可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我们中国居然造出了只有超级大国才拥有的原子弹,让全世界震惊!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无数的科学家们心中那份执着的爱国之心!这份爱国之心让他们不懈地研究、实验,让他们忍受着孤独、寂寞、困苦、劳累,甚至是牺牲自己的生命!终于,在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还记得费尽千辛万苦回国的科学家钱学森吗?是什么促使他坚持要回国?正是他的爱国之心。当时他在美国当大学老师,拥有着无数的财富和光环,但当他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抛弃了美国的一切,不由分说就要回国。美国人听到他要回国,马上把他关起来,天天折磨他,逼迫他留在美国,然而,他挚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炽热,他日夜思念着新中国,坚持斗争了5年,克服了千难万阻,终于回到了阔别20年的祖国怀抱。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华儿女的高尚美德。无论在古代,还是在近代;无论是白色恐怖的过去还是春风和煦的今日,都是如此。任何势力,任何叛国之徒,都会败倒在它的面前。历史证明爱国主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生为祖国争气,死为祖国争光,这才是一个爱国主义者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所在。每当奥运会上颁奖时,五星红旗高高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整个世界的时候,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运动员在为祖国母亲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祖国母亲也在为自己有这么优秀的儿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任何一个人都爱自己的国家,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建设更加繁荣昌盛的祖国添砖加瓦!

小编点评

这篇演讲稿以“抗美援朝-原子弹-钱学森为精神坐标,构建起爱国主义的精神光谱。开篇以“抗美援朝”的历史事迹点燃情感,主体通过历史纵深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增强说服力,结尾以“新时代好少年”的号召收束,符合演讲稿“起承转合的黄金结构。是一篇具有历史厚重感与青春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演讲稿。  

陈彤萱参加郴州市第七届“爱我国防”主题演讲比赛的视频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逻辑或抄袭问题,又或是作者自身想要修改完善作品,请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周   峰

二审:张红萍

三审:全昌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