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邓承阳|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学生
2025-03-10 13:39:50

何邓承阳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学生

作者简介

何邓承阳,男,2014年12月出生,就读于湘南学院附属小学,热爱学习,品学兼优,多次获评学校“优秀少先队员”“进步之星”“英语之星”。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喜欢写作,擅长围棋、绘画、葫芦丝,多次参加市级文艺汇演并获得“优秀小演员”的称号。2024年7月在第十八届中国优秀艺术特长生才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25年2月在第九届中国文化艺术节才艺大赛中获得金奖。

创作背景:我家住在郴江河旁,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到河边的步道散步、运动、玩耍,这里是我生长的地方,我热爱郴江河的风景,可听爸爸妈妈说,郴江河以前污染严重,是经过长期的治理及保护,才有了现在秀丽的风光。我创作这篇文章,除了想描述郴江河的美景,更想呼吁大家一起爱护环境,用实际行动守护这清澈及美好。


代表作品

   母亲河的蝶变

参赛作者:何邓承阳(湘南附属小学)

指导老师:刘   鸽(湘南附属小学)


郴江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如一条碧绿的丝带,穿越郴州城区,静静的滋养这片土地。沿着河畔漫步,你会被她秀丽的风光所吸引。清晨,当阳光透过薄雾,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唤醒了沉睡的郴江。河畔的杨柳低垂,宛如少女的秀发随风轻舞。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郴江河又换上华丽的晚装,两岸灯火倒映水中,如梦如幻,仿佛星河落人间。偶尔有黑天鹅荡漾其间,划破水面的平静,留下一道道涟漪。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郴江河低语的诗篇,那是大自然的赞美诗,也是家乡的摇篮曲。每逢周末,市民们喜欢沿着河边的步道散步、骑行,或者在公园里放风筝、做运动,尽情享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听爸妈说,二十年前,郴江河并不是现在这样的美景,河水曾经被污染,水黑黑的,带着腥味,上面到处是居民丢弃的生活垃圾,饭盒,牛奶瓶,塑料袋等等,终于在新世纪到来的前一年,一场洪灾给郴州人民带来了重大损失。郴州人民意识到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开始采取行动保护水环境。他们治理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筑牢防洪堤坝,开展河到清淤,同时推广护水节水知识,人意识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大家共同努力,郴江河变得越来越美丽。

    郴江河,流淌在我心中的一首诗,陪伴我成长,启迪我思考。她用她的故事告诉我,生活可以如此宁静而美好,人与自然可以如此和谐共生。我愿做一名小小的护河使者,用实际行动守护这份清澈,传承这份美好,让郴江河的故事永续流传。


作品点评

这篇《母亲河的蝶变》以"过去-现在"对比架构叙事,通过"黑天鹅划破水面的涟漪""三代人接续努力"等细节展现郴江河从"臭水沟"到"生态长廊"的蜕变。全文情感真挚,既有历史沉重感又有生态自豪感,符合小学生"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或逻辑问题,或是存在抄袭行为,请在评论区不吝指出。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周   峰

二审:吴   娜

三审:全昌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