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珍|郴州市林邑中学学生
2025-03-10 14:22:52

   王悦珍

    郴州市林邑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王悦珍,女,2010年11月10日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林邑中学,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学生会干部”“新时代好少年”等,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曾荣获“湖南省IEEA英语能力展示小学B组二等奖”,2022年—2023学年“资兴市三好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在学校手抄报评比、名著推介竞赛中多次获一等奖。作文《与风雨同行》获学校作文评比二等奖,作文《星光熠熠,永垂不朽》在2024年郴州市“红心向党·争做强国少年”主题阅读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代表作品《根深蒂固,花开不败》主题为“根”,旨在通过写作激励自己及其广大同龄人树立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勇担时代责任,与时代同向同行。

代表作品

根深蒂固,花开不败

参赛作者:王悦珍(林邑中学)

指导教师:马俚清(林邑中学)

世间万物,皆有根源。根,是生命的起始,是力量的源泉,它默默潜藏于地下,却在无形中左右着地上的繁荣。“根深则叶茂,水厚则鱼肥”,这古老的智慧简洁而深刻地揭示出根的重要性。唯有根深蒂固,才能花开不败。

根是植物的生命源泉。一棵参天大树,它高耸入云的枝干、茂密葱茏的绿叶令人赞叹,然而真正支撑起这一切的是深埋于地下的根,根向四周延伸,深入土壤,紧紧抓住大地,不断汲取水分和养分。没有根的默默奉献,就没有大树的枝繁叶茂。同样,娇艳的花朵之所以能在阳光下绽放出迷人的光彩,也是因为有根在地下的辛勤劳作,根越是粗壮、牢固,花朵就越是娇艳、持久。

人亦如此。人类自身的成长即可类比于根的成长。我们的梦想、信念与追求,就如同那深入土壤的根,虽不见其形,却支撑着我们不断向上,追求更高的目标。在遭遇挫折与困境时,是那份深植内心的“根”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能够坚韧不拔,重新站,继续前行。无数先贤,他们之所以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不朽的篇章,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如根般坚韧不拔的精神支撑。

文学巨匠鲁迅,他的文学之根深深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土壤之中。他早年深入研读经典古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他又饱经生活的磨砺,目睹了旧中国社会的种种黑暗与人民的苦难。这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就如同他的文学之根,使他能够写出如《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一篇篇深刻揭露封建社会丑恶、唤醒民众意识的伟大作品。他的思想如繁花盛开,在现代文学的天空中熠熠生辉,永不凋谢。因为他的根扎得太深,太牢固。

科学家屠呦呦也是如此。她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源于她深厚的学识根基和多年来在科研领域的默默探索。她扎根于传统中医药学的研究,在青蒿素的研究过程中,她和她的团队翻阅大量古代医学典籍,进行无数次的实验。那一本本古老的医书,一次次失败的实验,都是她科研之根的组成部分。正是因为这深深扎根的探索精神和扎实的科研基础,她才能够发现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巨大贡献,她的名字也如一朵盛开在世界医学之林的绚烂之花,永远散发着芬芳。

反之,如果根浅基薄,生命之花就难以持久盛开。一些所谓的“网红”,他们没有扎实的知识技能,没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仅凭一时的噱头吸引眼球。他们就像墙头草,根基不稳,很快就会被大众遗忘,消失在时代的浪潮之中。

根深蒂固,是生命成长的必然要求,是事业成功的坚实基础。让我们像树根一样,深深扎根于知识的土壤、品德的大地,不断积累,不断沉淀,这样,我们的生命之花必能绽放出永不衰败的光彩。

作品点评

这篇散文主题鲜明,立意深刻。小作者以“根”为喻,从植物生长谈到人生发展,强调了根基的重要性。文章结构严谨,从自然现象到人生哲理,层层递进。语言优美且富有感染力,如“根越是粗壮、牢固,花朵就越是娇艳、持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根与叶、基础与成就之间的关系。文中列举了鲁迅、屠呦呦等名人的例子,论证了深厚的根基对成功的重要性,增强了说服力。整体来看,这篇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激励读者重视基础的积累与精神的沉淀,值得品读与学习。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或逻辑问题,或是存在抄袭行为,请在评论区不吝指出。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陈华英

二审:吴  娜

三审:全昌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