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沛
郴州市林邑中学学生
寻 迹
参赛作者:谭家沛(林邑中学)
指导老师:马俚清(林邑中学)
春回大地,细长的柳枝轻拂过湖面,惊起层层波澜;枝头的鸟儿扇动起翅膀,鸣出婉转美曲。心头不由自主蹦出名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如此甚好的季节,学校开展了第四届远足活动。载着满车喜悦的公交车颠啊颠,终于抵达了目的地——荷叶坪。刚下车,浓郁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大大小小的房屋立在路旁,排列整齐的稻田及随处可见的花草令人赏心悦目。堤下的引人入胜的诗画和那如翡翠般绿又似宝石般闪亮的巨湖镶嵌在两岸之间,无不告诉我们;春已来过。
我们便背起行囊,沿着春的足迹,踏上这漫漫路途。一路的花儿向我们绽开笑脸,小草朝我们招手问好。大家东看西望,好不快乐。
走过一座木桥,我们沿公路一旁的小道走。目光不经意间瞥见一块石碑;“您已行了3公里”。走了那么久竟连总路程的三分之一也不及,共有十六公里啊。顿时整个人都蔫了。恰逢此时,天公不作美,哗啦啦的雨伴着轰隆隆的雷声落下,冰丝丝的雨点滴落在脸颊上。大家连忙换上雨衣撑起雨伞。
雨势逐渐增大,无奈之下,只好暂停行路,原地休息。因雨来得急而猛,雨衣也未能抵御住侵蚀,风直把伞吹得变形。衣物湿了大半。大家撑着伞蹲成一列竟别有一番情趣。像那雨中悄悄探出头的五彩蘑菇,又宛如接受大雨冲刷洗礼而仍然倔强的春笋。
“雨瀑布”转为“点点雨星”,我们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到此躲雨。吃完午餐后,又马不停蹄地“出征”了。
穿过山庄,路渐渐延伸进了大山里。走完上坡路,映入眼帘的,是满山新绿;嫩绿的小草铺在路旁,新鲜的竹笋冲破黄泥的束缚,破土而出,冒出尖芽。笔直的青竹,高壮的古树,欢快的虫吟,无不宣告春的足迹。在这春意盎然的大山中行走,大家的心也许也被埋下了种子,边迈着轻快的步伐,边愉悦地畅谈着。
无论途中跳出了什么昆虫,碰见了什么花草,也阻止不了逐渐疲劳的身体。但每当看见一旁的竹,他们是那样坚毅,有冲破禁锢,窥见云霄的力量;又会借此想到红军远征万里时,那又是怎样的艰难险阻,他们又是怎样的坚强,有击穿铁盾,创造奇迹的勇猛。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己,只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才能战胜。有这种精神影响,我们跨出了一步又一步,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坡。
走走停停后。渐渐缩短的距离正在告诉我们:“胜利就在这大山之后”。“还有2公里!”“已经走了14.6公里了!”“最后几百米了!”“哇!我看见了!”每多走一段路,队伍里就会传出播报,使大家心中波涛澎湃,更有甚者,不顾脚怎样酸痛,狂奔向前。
我也不由自主地奔跑起来,周围掀起一阵阵风,将头发吹起。看见接济的家长们时,队伍里爆发出一声声欢呼。在狂欢声中,心中一块巨石落了地。我们到了,十六公里我们走完了!
在喧闹声中跨过校门口的凯旋门时,我的思绪情不自禁地飘到了上午:在富有节奏的锣鼓声中,我们气宇轩昂地唱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踏步过了出征门。但那时的兴奋远比不上此刻的自豪。未经涉足,亦不知其果。
蝉用坚毅熬过无数个寂寞长夜,待一朝蜕变,便成为盛夏里最出色的歌者。梅花生长,用顽强对抗寒冬,最终幽香飘溢四方。我坚信,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只要有坚强意志,并砥砺前行,小草也能长成一片碧绿,葱翠如茵。
寻迹,寻春之茂盛,寻国之精神。红军当年万里长征,其蕴含的惊人毅力与刻苦坚持,怎能不令人敬佩呢?坚持不懈,勇敢无畏的光辉将世代笼罩他们。应学之,传之,亦扬之。
珍惜当下,展望未来,耐得住磨砺,才能越过高山,坚强地前行,才能追梦如风。
这篇散文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学校远足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文章结构清晰,从春日美景的描绘到远足过程的叙述,再到精神层面的升华,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刻画,如“细长的柳枝轻拂过湖面”“嫩绿的小草铺在路旁”等,又有对活动细节的描写,如雨中休息、翻山越岭等,充满了对集体的归属感和对自然的热爱。结尾处升华主题,将红军精神与同学们的坚持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红军的敬佩和传承精神的决心。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或逻辑问题,或是存在抄袭行为,请在评论区不吝指出。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陈华英
二审:李艳艳
三审:全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