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咏惠|郴州市林邑中学学生
2025-03-11 10:07:08

   谷咏惠 

    郴州市林邑中学学生


作者简介

谷咏惠,女,2012年2月出生,现就读于郴州市林邑中学。她谦逊有礼,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多次获得学校“三好学生”“学习标兵”。她兴趣广泛,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2024年,她在郴州市中小学“红心向党·争做强国少年”主题阅读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代表作品

雪水流过草地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参赛作者:谷咏惠(郴州市林邑中学)

指导教师:文明月(郴州市林邑中学)

蝉鸣阵阵,窗户正对着一棵大树,也忘记是什么树了,只觉得在上面的蝉太多、太吵,妈妈勒令要看完《红星照耀中国》才能出去玩,余光扫到书的封面,身子不由得向床上倒去,“啊!好烦!不想看书!”我瘫成一长条在被子上滚来滚去。

……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轻轻合上书,嘴里“咀嚼”这句话,烦躁随着蝉声似已消失,胸腔里只余沉重、震撼与致敬。

战士·以无畏之姿

我看到二万五千里长征,漫长坎坷。敌军的九十万军队对红军的十八万军队;敌方先进的大枪大炮对红军的锄头、大刀。我还看到草地的泥泞,而只能穿着薄底布鞋赶路的战士;看到雪山险峻冰寒,而红军战士们许多只有单衣,已是皲裂的脸更加发红。

我也看到“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中的英勇身姿,拿着武器紧绷的手,不住在颤抖,却每一次都跟上步伐。历史老师说,这是奇迹,可我想,是必然,是每一双坚定的眼神,是每一束心中的信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是星星,在草地,在雪山,在急流中汇聚成星光,照亮前方的路。

星星,落在地上,耀眼夺目;星星,回到天上,隽永弥久。

识字·以自律之态

我坐在书桌前,又往前翻阅,反复地看这一段。书上说斯诺邀请战士们吸烟,大多数都表示了谢绝。我想也该如此。但我为之动容的是他们也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识字牌”,我停下了,上初中的我,自以为识字像是每人与生俱来,从未想过,这一帮十几二十岁的青少年们,还在脱盲。每个人第一次认识的是自己的名字,可这些名字最后大多出现在烈士碑上。

以前参观烈士园时,对众多的名字只略略飘过,但现在,我想听到这个总是戴不好帽子的人叫什么?我想听到这个留在村庄树林里的人叫什么?我想听到这个倒在到达终点前夕的人叫什么?

一遍遍翻阅,我想听到的名字散落在历史长河,双手一掬,只余流水。

致敬·以启航之行

往事随着时光渐渐远去。但我想着历史的脚步,在这里驻足,而新时代的航船,从这里起航。

书中斯诺看到苦中作乐的战士们,称其为“最幸福的中国人”;今天,我们沐浴着新时代的丽日和风,我想,窗外的蝉鸣应该一直存在,我们要像革命者一般为了理想一往无前,要像革命者为了信念坚守永驻,也要成为“最幸福的中国人”。

为了新的征程,我们要拥有一颗勇敢的心,向着更美好的前方进发。

地上的船只已经启航,天上的星星一直注视。飘扬在空中的五星红旗,永远迎接春天。

作品点评

这篇读后感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星照耀中国》中战士们的无畏与坚定,展现了对革命精神的敬仰。文章结构清晰,分为战士的无畏、识字的自律和新时代的启航三部分,层层递进。既有对历史事件的生动刻画,如“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等,又有对个人感受的深刻表达,充满了对革命先辈的敬意和对新时代的思考,让人深受触动。结尾升华主题,将历史与现实相连,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革命精神的传承。

编辑提示

文学创作是一场精益求精的修行,难免存在疏漏。若您在阅读中发现错字、语病或逻辑问题,或是存在抄袭行为,请在评论区不吝指出。您的每一条反馈,都是帮助作品日臻完美的珍贵助力,期待与您共筑优质内容。

编辑:陈华英

二审:李艳艳

三审:全昌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