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对加强养老服务作出的系统性制度设计,也是紧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窗口期、推动解决“老有所养”重大民生问题的基础制度安排。
《意见》围绕加快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提出一揽子政策举措。1月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有关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此次《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释放养老消费潜力。
“银发经济前景广阔。”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分析认为,从需求变化看,老年人群体规模不断上升释放大量老年产品和服务需求,随着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升级,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已经进入老年阶段,这部分人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更强。
刘明进一步分析认为,从消费趋势看,老年人与年轻人消费边界不断融合,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愈发重合,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悦己消费,成为消费多元化发展的关键群体。从产业发展看,银发经济促使各产业为老年人创新、创造更多的服务产品,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老年人服务注入了新的动力。
谈及如何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刘明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挖和培育银发经济消费潜力,从做好服务上做文章,推动银发经济提质扩容。一是做强主体,支持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加快培育一批银发经济龙头企业,推动银发经济逐渐向多元业态发展。二是做优产品,引导经营主体匹配细分市场,健全产品服务的标准规范,提高产品服务品质和适老化水平。三是做大规模,促进养老与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金融等产业融合,让老年人在医疗、出行、娱乐等方面更加方便,为老年人提供更好更温馨的服务。
进一步加大对养老服务
资金投入
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负责人葛志昊表示,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支持政策,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养老服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至2024年,全国财政用于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方面的支出超过5600亿元,年均增长11%。其中,中央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等渠道安排资金超过1500亿元。
“2021年以来,我们连续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累计对234个项目地区探索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予以资金支持。2024年,我们在59个县(市、区)启动实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支持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县域养老服务体系。”葛志昊表示。
谈及下一步财政部在促进养老服务发展方面的计划,葛志昊表示,下一步,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指导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大对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同时,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扩大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服务供给,重点保障好特困老年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特殊老年群体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同时,财政部将继续抓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等试点工作,鼓励地方加大推进力度,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力争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城乡养老服务发展模式。
此外,财政部还将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效能。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加强对养老服务领域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强化绩效考核和财会监督,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另一方面,将指导地方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完善公办养老机构的管理和运营机制,不断提升全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整体效能。
研究设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类新职业
人才队伍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服务的一个重要举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表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大力促进养老服务人员就业。一方面,落实就业政策,对养老服务企业吸纳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吸纳更多重点群体就业;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还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开展全年不断档、月月有招聘、处处有服务的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模式,促进养老服务领域用工需求和劳动者求职相互匹配。同时,还积极培育养老服务领域的劳务品牌,目前已经培育了500多个养老服务劳务品牌,带动700多万人高质量充分就业。
谈及下一步在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计划,吴礼舵表示,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会同民政部研究设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类的新职业,研究建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进一步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此外,还将会同民政部,在摸清养老领域用工需求、岗位缺工情况的基础上,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项目化培训模式,力求培养更多专业化、职业化的养老服务人员,促进养老服务人才梯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