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向好!铁岭报告!⑤】创新引领 活力奔涌
2024-09-30 17:52:11


从数字化生产车间,到科技创新实验室;从能源转化工厂,到产业聚集园区,在铁岭这片热土上,时时涌动新动能,处处焕发新气象。我市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从智能制造、新材料到新能源开发,一项项先进技术从实验室走进工厂车间,一个又一个的产业迎来飞速成长,带来质优效高的经济增量。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特点,以新技术激活新产业新动能,以数字化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以体制创新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卡点,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涌流。截至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380家,高新技术企业171家,雏鹰瞪羚企业56家。


辽宁新华阳公司采用新技术为发展赋能

创新赋能

助力企业转型再升级


如果将全市的产业发展看作一片丛林,那么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力便一目了然。传统行业犹如枯木逢春,借力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持续绽放新生;新兴业态则似春日竹笋,拔地而起,聚集成林,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作为我市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汽车线束企业,辽宁天海电器有限公司颠覆传统的生产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物联网、大数据、MES系统等先进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车间,具备为各种车型设计整车线束和年产50万套整车线束生产能力。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快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成功实现由制造向“智造”的华丽转变,推动企业实现加速快跑。


辽宁泰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确定‘两机重大专项’为公司发展的核心业务,重点拓展军工业务,最初的铸铁产品升级到航空航天领域配套产品,截至目前,公司共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4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过去三年时间,销售收入实现了年均增长超50%的发展速度。泰威机械将向“新”而行,全面推动公司科技创新与产业体系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方向,实现以新质生产力增强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今年年初,辽宁万隆包装有限公司投入1500万元技改资金,在产业升级上实现新突破,数字化智能车间项目利用ERP、瓦楞纸生产管理系统、印刷生产管理等系统的无缝高效集成,实现制造过程的网络化、数据采集数字化,“有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企业整体效率实现成倍增长。” 公司总经理刘建华介绍道,公司一直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全面整合科研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形成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势能和新动能,科技创新这个“优势变量”,正在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增量”。


新质生产力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革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新一轮产业竞争的主动权。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业态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一批企业借助数字化赋能和绿色转型开辟新领域,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持续攀升。

产学研深度融合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坚持“产业出题、科技答题”,努力突破更多行业技术难题,补齐重大技术短板,实现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移工作下沉,推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和高水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今年,在市科技局的推动下,贵鑫环保科技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的“辽宁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贵鑫环保投资2亿元新建废脱硝催化剂综合利用装置和副产品镍铝渣高质利用装置。贵鑫环保科技公司技术发展部王咏梅介绍,通过与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和东北大学等高校深入的交流合作,公司已完全可以实现废旧资源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建成后,公司可提高产值3亿元,增加效益4000万元。


昌图县与中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向创新要效益,以科技促发展。贵鑫环保科技公司取得的可喜成绩,是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动实践。然而这样的案例,不仅只有贵鑫环保一家企业,在辽宁金飞马制漆有限公司,来自中科院过程所的专家团就铁桶喷漆不同色边缘渗色问题、汽车轮毂喷漆一次成膜技术问题、国家电网水性环氧一次性厚涂问题、涂料新材料方向性问题进行现场研究探讨,为企业突破技术难题提供了思路和建议。“有了创新路上的强力助攻,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双向奔赴,推动强强联合。今年以来,市科技局积极引导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人员服务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入企业进行政策辅导和广泛宣传,上半年共征集派驻企业29户,派驻科技专员36人。同时积极推进市政府与中科院沈阳分院、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围绕重点产业和领域创新发展需要,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培育“带土移植”团队项目。


辽宁校企科技创新伙伴行动启动


辽宁博联过滤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企业。该公司依靠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突破一批制约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向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发起进军。目前,辽宁博联拥有16项国家专利技术产品,部分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辽宁博联过滤有限公司研发经理毕蕾介绍,在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部门的牵线搭桥下,辽宁博联与大连工业大学强强联手,合作研发了新型纺织原料、纱线、织物等多个产品。今年,公司再次与大连工业大学展开合作,联合启动制氢用隔膜研发项目,包括二代隔膜升级、三代复合隔膜国产化。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此项目预计获得自主知识产权8项,实现年新增产值5000万元。


创新研发再突破,产业链条再拓展。种种场景背后,是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协同,是政策、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企业集聚。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切实增强推动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牢牢抓住重点及优势产业布局需要,持续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当前我市已构建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充分发挥产学研各类创新主体的优势,以研发布局带动产业布局,以科技创新成果重塑产业技术体系。聚焦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促进科技和产业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构建具有铁岭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市科技局到企业调研科技创新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86亿元,同比增长5.6%,入库科技型企业68户,储备高新技术企业苗企15户,完成认定雏鹰瞪羚企业8户。贵鑫环保有限公司申报的“典型石化催化剂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等省科技进步奖项目22项,推荐总数创我市历史新高,天信公司的“供热系统庭院管网智能化调控”项目在省“星火”科技创新创意大赛中荣获创新应用类科技项目奖。


“热腾腾”的数据背后,是我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奋进努力,是力求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乘数式跃升、指数级增长。


如今的铁岭,创新主体“科技浓度”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涌流”日渐壮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下,我市将不断抢占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市,以澎湃的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一路向“新”,奔腾前行!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