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刊发南耀平文章:矗立云岭的时代丰碑
2023-12-24 19:57:28

12月24日

《云南日报》头版刊发

南耀平文章

《矗立云岭的时代丰碑》


文章讲述了
一辈子公而忘私、淡泊名利的杨善洲
带领独龙族整族脱贫的“人民的好县长”高德荣
扎根深山的“燃灯校长”张桂梅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民院士”朱有勇
关键时刻以身赴险的扫雷英雄杜富国
将生命献给边疆司法事业的鲍卫忠
……
这些时代楷模身处不同历史时期
来自不同工作岗位,肩负不同使命任务
但共同的生命底色和相同的价值选择
构筑起云岭大地的精神高地
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


全文如下↓↓



矗立云岭的时代丰碑

南耀平


  12月18日晚,北京,时代楷模发布厅,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鲍卫忠生前的影像出现在屏幕上。


  黝黑的脸庞,铭刻高原阳光的印记;温暖的笑容,一如故乡阿佤山那般淳朴而厚重;从青丝到白发,记录着他45年来的不懈付出。鲍卫忠,这个名字也贴切凝练了他一生的选择与坚守:卫护公平,忠于正义。


鲍卫忠 资料图


  循着鲍卫忠的身影回望,总有一种信仰,在时间长河中不曾磨灭;总有一种精神,在云南各族群众心间交响;总有一种力量,支撑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坚定前行。


  一辈子公而忘私、淡泊名利的杨善洲,带领独龙族整族脱贫的“人民的好县长”高德荣,扎根深山的“燃灯校长”张桂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民院士”朱有勇,关键时刻以身赴险的扫雷英雄杜富国,将生命献给边疆司法事业的鲍卫忠……这些时代楷模身处不同历史时期,来自不同工作岗位,肩负不同使命任务,但共同的生命底色和相同的价值选择,构筑起云岭大地的精神高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


  信仰不灭,精神恒在。时代丰碑,永矗云岭。


(一)


  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命题不尽相同,对信仰的坚守、向善向上的道德追求却始终共通。


  “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退休后的第三天,杨善洲一头扎进了施甸县大亮山。从不以权谋私的他,此时要兑现“为家乡做一点事”的承诺。


杨善洲(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担任保山地委书记时,杨善洲就常常“自讨苦吃”。他很少待在办公大楼,常年行走在基层一线、农舍田间;他亲自上阵带领干部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山从缺粮地变成了“滇西粮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许多人家建起了土木结构的瓦房,他的家人仍住在茅草房里;遇到群众有困难时他毫不犹豫自掏腰包,却从未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帮助家人和亲戚办过一件私事。


  2009年4月,82岁的杨善洲把亲手创办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捧着一颗心来,两袖清风而去。


  他用自己的苦,换来群众的“甘”。


  “我的同胞还在受穷,我却在外面享福,这个脸我丢不起!”作为一名副厅级领导干部,高德荣主动选择回到每年有半年以上时间大雪封山、条件极其艰苦的独龙江乡。


高德荣 资料图


  这里是祖国最边远的乡镇之一,神秘、贫穷、封闭曾是它的代名词。从独龙江乡走出来的高德荣,深知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要用身影指挥人,而不是用声音指挥人。”高德荣的身影,一直与独龙族群众在一起,在上省城、到北京“跑项目、奔发展”的路上,在寒冷危险、乱石成堆的开山修路现场。


  2013年,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贯通,独龙江乡大雪封山半年的历史宣告终结;2019年,独龙族成为我国第一个整族脱贫的少数民族。高德荣和当地各级党员干部带领独龙族群众,实现了一步千年的历史跨越。


独龙江乡 王冠森 摄


  高德荣自己,至今还“钉”在独龙江乡,他的身影,仍活跃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从杨善洲到高德荣,历经数十载寒暑,直至今天,他们的求索和追寻仍在延续。


  他们代表着时代,又超越了时代。当不同的时代之问摆在面前,不曾改变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这样的初心,让杨善洲奉献了一辈子,让高德荣至今“退而不休”。这样的初心,曾出现在抗日救亡的战场上,回荡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激越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这样的初心,召唤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舍身忘我、前赴后继。


  时代赋予了使命,也成就着伟大。从普通干部到主政一方,推动地方发展、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他们的岗位所在、职责所系。他们将个体生命融入民族和时代,穷尽一生公而忘私、奉献奋进。国家发展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他们的成就背后,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无论处在怎样的历史时期,无论面对怎样的发展困境,都一样能冲破藩篱与桎梏,迎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只为不负时代与使命,云南以如磐初心和忠诚担当,在青山绿水间激荡发展最强音。


(二)


  高山纵横、江河奔腾,海拔差超过6000米;“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26个民族世代在这个美丽家园生存相依。


  云南的大山大川给予这片土地无私馈赠,也赋予高原儿女坚韧不拔的性格。但区域性整体发展滞后,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基本省情,是云南多年来必须面对的现实。


  每前进一步,往往需要竭尽全力的付出;每改变一点,都意味着千百倍的努力。正因如此,这片土地总是交织着不甘落后的艰苦奋起,总是回荡着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毅卓绝。


  他们为这片土地所滋养。


  “我是农民的儿子,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在中国工程院商议由哪位院士牵头定点帮扶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时,朱有勇坚定地举起了手:“我最年轻,我来干。”那一年,他60岁。


朱有勇 资料图


  童年在家乡个旧乡村生活的记忆,点燃他走向科学殿堂的梦想,种下改变“农民守着土地望着天”命运的种子。


  “如果我是一条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润一片绿洲。”初到华坪,张桂梅面对的是云南边远地区教育落后的现状,是山区女孩们真实的生存困境。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誓言,在她心中默默立下。当疾病来袭,华坪县的政协委员们捐出车票钱、新衣钱给张桂梅看病时,淳朴真挚的情感让一向坚强的她泪盈于睫。


张桂梅 资料图


  他们倾其所有回馈这片土地。


  一身迷彩服,满脸泥灰,两层朴素小楼。扎根澜沧县8年,科研成果从朱有勇的“科技小院”来到田间地头,澜沧县也从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成为“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1500名农民学生在田野里成长如林。


  “能帮千千万万农民解决吃饭问题,才是做实验、写论文的意义”,朱有勇用行动解答了“院士与农民”“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论文为何而写,为祖国大地而写;论文为谁而作,为人民群众而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马铃薯基地直播帮助群众销售马铃薯(2020年4月7日摄) 新华社发


  满手膏药,一张硬床,背后是两千余名走出大山的女学生。在华坪女子高中,党员教师们冲锋在前,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红色精神伴随着同学们的琅琅书声,支撑她们实现“我本是高山”的追求。


  扎根边疆四十余年,张桂梅以瘦弱身躯托举起山区女孩们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这或许是她最执拗的决定,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无悔的选择。


  他们始终与土地相亲,与百姓相依。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朱有勇有众多头衔,但农民群众仍旧亲切地称呼他“农民院士”。蒿枝坝农民的回答朴实而肯定:“带领我们勤劳致富,过上好日子的就是‘院士’。”从知识殿堂到乡间土地,朱有勇完成了一名农民之子走出大山再回到大山的反哺历程。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有很多荣誉,但在华坪女高的学生们心中,她是无可替代的“张妈妈”。当学生们唱起张桂梅最爱的《红梅赞》,红土高原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之歌得以传承。张桂梅和走出大山的女孩们一如红梅绽放,在山谷中、危崖间凌霜傲雪。


张桂梅与学生秀丽 龙军 摄


  星光成炬,托举不凡。“我只是一个农民。”“我只是一名教师。”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将根深深扎进土地。他们站立的这片沃土,还有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一代又一代人民教师甘当人梯、蜡炬成灰,无法尽数的共产党员、人民群众在各自岗位默默奉献、执着追求。他们扎根的云岭大地,已是树木成林,势如参天。


  精神之光定能熔铸永恒。从“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到“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红土高原一脉相承、历久弥新,指引着我们完成了一次次共同的心灵书写,推动云南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非凡历史跨越。


  崇尚楷模才会产生楷模,争做楷模才能楷模辈出。只为不负热土与人民,云南以苦干实干、拼搏奋斗的姿态奋力争先、追赶跨越。


(三)


  4000余公里边境线,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云南是祖国西南安全稳定的屏障。


  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激荡佤山、振奋云岭。


  生于斯、长于斯,更懂得边疆安、边疆稳的特殊意义。


  “再小的案件,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扎根边疆基层法院24年,这是鲍卫忠最为深刻的认识。沧源县与缅甸毗邻,汉族、佤族、傣族、彝族等20多个民族在这里世代守护着国土和家园。鲍卫忠深知他办理的不仅是案件,而且要通过一个个案件的办理守护法律的公平正义,促进边疆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


鲍卫忠(左一) 资料图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供图

  “有地不敢种、有茶不敢采”,以老山为代表的云南边境雷场被定义为“世界扫雷难度最大的雷场”。当了解到生活在雷区的村民10年间被炸3次的惨痛事件,杜富国在参加扫雷行动申请书中郑重写下:“这就是我的使命,一个声音告诉我:我要去扫雷!”


  工作于斯、奋斗于斯,更懂得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特殊含义。


  鲍卫忠奔波上万公里,用脚步解开群众心结,用心用情化解的650件“钉子案”“骨头案”,弥合了一道道因矛盾纠纷产生的裂痕,成为一堂堂生动的法治课,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佤山大地。


杜富国向官兵敬礼


  迈入雷场的每一步都面临生死考验,都意味着付出甚至牺牲。3年间,杜富国先后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排除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危险来临的瞬间,他挺身而出,护住的是身后的战友,护住的是群众安全和边疆安宁。


  鲍卫忠执法如山,以“冷面”维护法律尊严,又以心换心用仁爱将司法的温度传递给每一位当事人。杜富国失明了,内心却充满阳光,他以南部战区《南陆之声》播音员的身份重回战位,他曾扫雷的麻栗坡县猛硐乡土地种上了“富国茶”“雷场果”,“生命禁区”成了边疆群众和谐安宁的幸福家园。


  他们扎根边疆,在冷与热中书写“执法如山、一心为民”的精神篇章,在“暗”与“明”中谱写“你退后,让我来”的时代壮歌。只因他们心中,有着相同的深厚家国情怀。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沧源解放”“班老回归”“班洪四大嫂”……沧源佤族群众身体里流淌着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血脉,印刻着“各族人民一家亲,九老九代不丢伴”的民族团结理念。对云南各族群众而言,家和国从来不是割裂的,他们统一在中华民族家国同构的叙事之中,融合于新时代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实践里。


  麻栗坡,这座位于滇南大山深处的边城有着厚重而悠久的历史,英雄老山滋养了杜富国,老山精神感染着所有的守边人。行走在边境一线,“祖国”两个字是如此生动而具体,“为国守边”在云南从来不是抽象的演绎,而是具化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巡边路上,体现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价值选择里。


  “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1950年,云南26个民族的代表在宁洱竖起民族团结誓词碑。誓言无声、誓言永恒,穿越时空,成为云岭儿女的心声与共识。回溯云南历史,一部各族群众团结进取守望家园的发展史、一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灵史焕然如新。今天的云南,各族干部群众都是“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守护者。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班洪村的佤族群众唱响《阿佤人民唱新歌》(2021年8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云岭边关长且远,处处皆有守边人。只为不负期望与嘱托,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挥洒汗水与热血。


(四)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楷模精神长存,青山换了容颜。


  这是高原独有的冬日,善洲林场林木葳蕤、长空一碧。今天的“造林人”“护林人”在这里赓续老书记的精神血脉,前来接受党性教育的共产党员在这里读懂杨善洲精神的深刻内涵,更多的人在这里触摸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震撼与感动;


  华坪女子中学书声琅琅,许多人从这里解读出“少年何妨梦摘星”的理想与豪情,也有人从这里汲取了慰藉人生、战胜困难的温暖与坚韧;


  独龙江乡不再遥远,澜沧县蒿枝坝的“冬闲田”变成“致富田”……各族群众将希望播进沃土,把幸福握在手中;


  4000余公里的边境线上,军人、党员干部、各族群众汇入兴边稳边固边的伟大事业,300余个边境幸福村,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于祖国边陲。


  时代精神,标注高地;楷模之光,辉映4700万云岭儿女。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云南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改革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当“苍洱处处石榴红”“千锤百錾铸同心”等民族团结品牌不断涌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正大步向前;当亚洲象北上南归的动人故事吸引全球目光,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推进的路途充满温暖;当中老铁路穿山越岭驶往万象,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脚步更加坚实。


  省委因势而行、顺势而谋,科学制定了“3815”战略发展目标,铺展开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扛起使命,以躬身而行的责任担当,奋力绘就更加璀璨的新时代云岭新画卷。


  今天,铭记楷模精神,云南握好“接力棒”,牢记嘱托、不负使命,高扬奋斗风帆,让信仰之光照亮伟大征程;


  今天,致敬楷模精神,云南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为务实的举措,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践行“三法三化”,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新征程上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


  今天,传承楷模精神,云南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努力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奋楫笃行!



来源:云南日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