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科技创新综述
南充日报 2021-07-08 10:30:4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回眸过去五年,南充科技创新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一组数据清晰可见:2019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R D)达到13.8亿元,同比增长32.7%,增速列全省第4位;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6%,同比增长15.4%。2020年,南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9户,位列全省第6位;科技部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31户,位列全省第3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765.2亿元,同比增长21.1%,总量位列全省第5位;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额达到3.93亿元,同比增长17%,总量位列全省第7位,增速位列全省第2位;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53%;荣获2020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12项。

“十三五”期间,南充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推动改革发展”的思路,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升级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南充制造”迈向“南充智造”,加快推动南充由科创大市向科创强市跨越。

抓好科技创新 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聚集高端

五年来,南充按照“大创新、大服务、大平台、大产业”理念,在扩大规模效应、增强集聚程度和发挥竞争优势上下功夫,努力将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成为南充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华讯方舟天谷·南充智能信息产业园。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力 摄

近日,记者走进华讯方舟天谷·南充智能信息产业园,一栋栋新建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灰白相间的外立面大气呈现,一座现代化智慧园区已然成型。“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500个。”华讯方舟总经理杨峥嵘介绍,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重点打造以物联网芯片、可穿戴设备、卫星高频头、太赫兹安防检测设备和大数据配套设备制造为核心业务、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一流智慧产业园区。

华讯方舟天谷·南充智能信息产业园只是我市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的一个缩影。5年来,我市围绕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实施高新技术发展专项项目200余个;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与质量,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09户,取得科技部备案入库编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31户。

在产业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发展、实现振兴?唯有“创新”两字可破题。

2015年,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蚕学专家向仲怀专家团队开展合作,筹建院士工作站,于2018年获批成为南充市首个院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自建立以来,推动了茶桑基地加快建设、茶桑品种选育,创新开发了桑茶类、桑果类、桑叶类、茧丝蛋白类系列产品。2020年7月,该公司又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专家团队在桑叶茶制茶工艺方面展开合作,创新研发了一系列新产品。疫情之下,该企业逆风飞扬,2020年实现销售额超2.26亿元。

加快平台载体建设 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地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平台载体的搭建。

在南充这片“双创”热土上,中法农业科技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南充分中心、南充高新孵化园、南充双创中心、高坪科创中心……这些各具特色的创新平台载体星罗棋布、遍地开花,科技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南充坚持“政产学研用”五方融合,加快推动了川北医学院挂牌成立南充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指导南充三环电子筹建电子陶瓷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布局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6个;加快推进南充双创中心、高坪科创中心等重点孵化器建设项目。目前,已建成国家级星创天地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全市孵化器面积达75万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

同时,我市与中国农科院、四川农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建立了“智慧有机农业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20个,培育桑茶等新品种10余个,推广优新技术60余项。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大、中科院成都分院等5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落实落地具体合作项目100多项,有力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全市5年来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金额达11.81亿元,其中2020年3.93亿元、同比增长17%。5年来,我市科研成果中2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8项获省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获奖数量多次名列全省前茅。

南充高新孵化园积极为核心技术企业、高端技术人才入驻园区发展创造条件,在企业中实施“种子基金”“种子企业”等推进工程,对种子企业进行重点打造。当前,已有一批种子企业进入增资扩股(或股权改制)、征地建厂等快速发展期,包括在全球首创自动破玻器的典范科技、南充唯一一家为美国苹果公司提供技术产品及配套服务的展望机电、在无人机研发与大数据应用领域崭露头角的沃洛佳等一批自主创新发展的示范性企业。目前,在园区孵化企业一期有56家,二期有18家。

在高层次的孵化平台上,企业创新如虎添翼。

四川沃洛佳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南充高新孵化园内的代表企业之一,其不仅是全国唯一采样无人机生产企业,还主导制定无人机自动采样国家标准。该公司研发的水质取样无人机、水质在线无人机、水表面测速无人机等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公司于2017年9月入驻园区,园区为其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并积极打通公司成长需要的政策、资金、市场等通道,让公司全身心投入无人机生产研发。

我市围绕空间载体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双创”大赛活动开展、科技与金融融合新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新机制,出台一揽子“真金白银”政策,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

南充在四川天府银行挂牌成立了科技支行,出台了《南充市科技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出“银税通”“政采贷”等贷款产品10余种,推动天喜空调、德尔博睿等2家科技公司成功实现“新三板”挂牌;昌凌生物科技、东升农机等6家企业成功实现天府(四川)联合股交中心挂牌。

厚植“双创”沃土  激发创新“智造”活力

以实施“嘉陵江英才工程”为统揽,我市深化科技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工作政策体系,科技人才引育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十三五”期间,累计刚性引进硕士和副高以上科技人才2060人,共实施支持市校科技战略合作项目500余项,支持资金9500万元,培养优秀科技人才1000人以上。

以“嘉英荟”作为“双创”活动的重要品牌,我市成功举办了“嘉英荟”青年创客汇,圆满完成四届“嘉英荟”南充双创大赛,高质量承办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创青春”四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赛事活动。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两院院士四川(南充)行活动荣获感动南充2020十大新闻活动。

自2017年南充启动开展“嘉英荟·南充双创大赛”以来,已连续举办四届大赛,促成214个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寻得解决途径和合作伙伴,成功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214份,合同金额2.54亿元。

科技春风吹进千家万户,科技创新成果更是惠及广大群众。“十三五”期间,南充积极开展了科技惠农富民行动,建成3个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先后引进新品种20余项,推广新技术10余项,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0户450人,辐射带动农户2100户、6000人以上增收致富。举行了“科技下乡”“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全市省级科普基地6个。以科技赋能精准扶贫,447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田间地头为民解忧。我市全面配置创新链,把科技特派员工作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及与农业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产业相结合,强力推动、精准施策,为全市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贡献了科技力量。

在助推南充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勇于创新创业、敢于逐梦拼搏的南充企业、个人、科研团队以及科技人员携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永不止步。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市抢抓机遇、勇担使命,改革创新、奋发向上,以实际行动在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推动南充加快建设区域科创中心和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原标题:科技创新驱动引领南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