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百年志云天》第一集:草木向春
云端中卫客户端 2021-07-04 16:14:12

 中共中卫市委宣传部 
中卫市新闻传媒中心
联合承制 倾情打造

   

一百年前,中卫还是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城,浩瀚的沙漠与奔腾的黄河在这里相遇。这里的人们靠沙而生,向水而活。羊皮筏子是这里标志性的交通工具。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的火种随之在中卫大地播撒开来。恩和堡高级小学的师生们,便是最早接受革命思想的“萌芽者”。

1929年至1930年,王绪祥等多名中卫籍学子在北平成立了“宁夏留平学生会”,创办了进步刊物《银光》。

1931年冬,中共宁夏特别支部领导了兵暴起义,一批中卫青年参加了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并在兴仁一带活动。

1936年秋,红军三大主力云集至海原地区,将整合后的红军总部设在关桥镇,准备发起 “宁夏战役”;11月,红一、二、四方面军高级将领朱德、彭德怀、张国焘、贺龙、任弼时等齐聚关桥堡召开会议。专程参加会议的中共中央特使、共产国际代表林育英,以“共产国际”的名义,正式任命彭德怀为红军前敌总指挥,任弼时为政治委员,刘伯承为参谋长,解决了红军三大主力统一指挥问题。这次军事会议,在中共党史和红军军史上被称为“关桥堡会商”,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

在关桥红色革命遗迹中,让当地群众至今念念不忘的,还有一口“红军井”。驻军关桥期间,为了解决村民用水困难,红军到处寻找水源,终于在一处遗弃多年的老井里挖出了清澈的甘泉,通过修缮,老井成了村里的主要水源,解决了关桥堡军民的用水难题。红军走后,当地乡亲为了纪念红军的深情厚谊,将这口井命名为“红军井”。如今,它静静地坐落在关桥村华润希望小镇广场前,无言地诉说着源远流长的军民鱼水情深,见证着当地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实步履。

关桥堡会议点燃了群众的革命热情,他们组建了兴仁游击队。卫宁地区的一批青年,由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抗战全面爆发后,青年党员王绪祥(原名张子华)作为中共代表,赴宁夏与马鸿逵进行抗日谈判,在此期间,他影响和动员了卫宁地区数十名青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

1939年秋,中宁县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1940年,中卫县成立了党支部,革命活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有序开展起来。

草木向阳易得春。在革命理想感召下,诸多仁人志士舍生忘死、投身革命,在中卫党史上留下了悲壮而又璀璨的一页。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