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历史名人》“走”进校园
南充日报 2021-03-24 09:45:53

南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历史名人灿若星辰。3月17日,记者从市教育和体育局获悉,由我市组织撰写的《南充历史名人》一书已正式出版发行。《南充历史名人》根据史实讲述了纪信、司马相如、落下闳、谯周、陈寿等17位南充历史名人的故事。目前,该书已作为全市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课外读本发放到了各小学,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A 了解南充历史名人 学生尽享阅读之乐

2017年,四川省启动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推出首批10位四川历史名人,南充落下闳入选。去年,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公布,南充又有司马相如、陈寿入选。

为了传承历史名人文化,《南充历史名人》一书应运而生。该书作为南充历史名人文化教育读本,讲述了纪信、司马相如、落下闳、谯周、陈寿、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等17位南充历史名人的生平故事。此次,该书共出版发行了65000册,目前已发放到全市各小学供五年级学生阅读。

日前,记者走进南充市城北小学五年级一班教室,只见全班同学正手捧《南充历史名人》一书,聚精会神地享受着课后阅读时光。

“以前我都不知道司马相如还改过名字!”合上书籍,城北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王鹏纶意犹未尽地说,他是个小小“书虫”,对历史类书籍爱不释手,课余时间,便会拿出《南充历史名人》细细品读。

王鹏纶告诉记者,以前他只知道家乡名人辈出,历史上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等,但对于他们的生平故事却知晓甚少,“《南充历史名人》图文并茂,读起来很有意思。”

“我们学习历史名人,不仅仅是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成就,更应该传承他们的精神。”城北小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生们阅读这本书,从南充历史名人身上汲取精神营养,不但能滋养内心世界,还能认识家乡、了解家乡。

B 增加实践活动 传承先贤人文精神

“纪信年少时期就勤读诗书、精习武艺……”翻开《南充历史名人》,一位位历史名人故事“娓娓道来”。

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该书除介绍了历史名人的生平故事外,还撰写了“实践活动”部分,通过开展名人故事演讲比赛、参观名人故里、调查了解名人遗存等研学活动,真正让历史名人“走进”学生生活。

“编撰这本书时,我们对每位历史名人进行了单独介绍并单独成篇,每篇由生平简介、美德故事、实践活动3个部分组成。”《南充历史名人》编委会执行副主编欧阳明介绍,书中主要讲述了司马相如、落下闳、陈寿等17位南充历史名人一生的主要经历,并围绕历史名人遗存、著作、功绩设计研学实践活动。

“传统学术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研究要走出书斋。我认为这本书具有特殊意义,它面对的是南充少年,讲的是南充人的故事,更亲切、更贴近、更有感染力。”欧阳明说,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历史名人生平事迹的了解、美德故事的陶冶,并进行一系列研学实践活动,能更好汲取先贤智慧,学习先贤优良品德,传承先贤人文精神。

推动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就是要让历史名人“走”出历史、“走”进当代,“走”出南充、“走”向世界。“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提炼历史名人的思想精髓,凝练时代所需的精神价值,将历史名人的生平融入文艺创作等方面,重拾南充人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精神记忆。”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出生于西汉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成长于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汉大赋的奠基者和蜀学的开创者,也是通《尔雅》、著《凡将篇》的训诂学家,还是一位古蜀历史学家和博物学家。 司马相如被誉为“辞赋之宗”, 历代备受推崇。《子虚赋》《上林赋》《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等,皆为传世名篇。他还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落下闳(约公元前2世纪),字长公,西汉巴郡阆中(今属四川阆中)人。落下闳观察天象,明晓天文,运算转历,在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是杰出的天文学家。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落下闳应诏入长安,参加历法改革,与邓平、唐都创制了《太初历》。落下闳是《太初历》的主要创立者,是我国早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曾制造观测星象的浑天仪,奠定了我国古代先进的宇宙结构理论基础, 推动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陈寿(公元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人,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陈寿与司马迁、班固齐名,史称“并迁双固”,编撰了史学名著《三国志》,该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陈寿编撰《三国志》,包括《魏书》《蜀书》《吴书》,首创国别体正史,成为后世《三国演义》、三国文化的底蕴所在。作为史学家,陈寿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影响深远。

除以上三位,纪信、谯周、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韩士英、任瀚、陈以勤、陈于陛、李初元、黄辉等14位南充历史名人的故事也在书中呈现。

(原标题:《南充历史名人》“走”进校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