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旅游  “融”出乡村发展新路子
南充日报 2020-04-14 09:04:39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南充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美丽乡村、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传承农耕文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南充坚持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新的增长极,立足产业特色优势和市场前景需求,以城市近郊区域为发展农旅融合的重点,将休闲农业与产业基地规划有机结合,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得以蓬勃发展。

据悉,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主题公园9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农庄15个;培育引进旅游型龙头企业44家,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79个;积极举办桃花节、橙花节、蛴蟆节、火龙节等11个休闲农业观光节庆、农耕文化节庆。

生态优先 推动农旅融合高质发展

4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高坪区江陵镇的中法农业科技园,一条条绿色的地膜整齐划一铺设在地里,一株株一米高的桃树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园区内,道路平坦、湖水清澈、游人如织、花团锦簇,法式风情街具备各式休闲娱乐功能,游人三三两两漫步其中,纷纷驻足拍照,充满欢声笑语。

“中法农业科技园项目总规划面积3万亩,一期规划建设面积1.7万亩,总投资近40亿元(含政府投入配套建设),主要建设凤仪湾生态湿地农业区、欧盟循环农业区、法式康养水镇三大功能区域,并围绕园区实施交通环线、乡村振兴和市政配套等项目。”中法农业科技园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园区正式对外开放迎客,目前接待游客量达5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000余万元。

农旅融合是实现产业融合的新手段,要达到“1+1>2”的效果,就需要在整个过程中做到高起点统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高质量管理运营。

我市按照“生态优先、以农为本、市场导向、突出特色”基本原则,立足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定位,突出农耕文化,装扮美丽田园,爱护农业生态,保护传统村落,鼓励创新创造,重点打造都市城郊和乡村休闲农业,促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和快速发展。

据悉,目前,全市已建成西充县、阆中市2个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阆中市天林乡五龙村成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主题公园9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农庄15个;打造起高坪的金凤山村3A级旅游景区、南部飞龙山庄2A级旅游景区、仪陇龙神垭2A级旅游景区等乡村旅游景区。

夯实基建 筑牢农旅融合发展基石

4月7日上午9时,市民谢檬檬邀约两名好友,驾车从顺庆区红光路出发,经过市滨江大道、府荆大道等道路,约30分钟便到达目的地———锦绣田园,开始了一天近郊踏青的行程。

“园内花儿种类繁多、景色怡人,让人心情愉悦。一条大道直接从市区通往园区大门,十分方便。”谢檬檬说,如今,他们时常利用周末时间,通过近郊游亲近大自然。

据悉,2011年,顺庆区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打造锦绣田园。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锦绣田园逐渐成为集现代农业开发、科普教育、高科技农业展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产业融合示范园区。

农旅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先行。我市在发展农旅融合的过程中,大力开展农田景观、廊道景观、村落景观等景观建设培育,实现乡村处处有景、步步有景;重点推进规模农田镶边、农田缓冲带种植、闲置地景观改造、坡地景观栽培、沟路林渠景观提升等生态景观农业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实施农村供水管网、污水管网、垃圾收运处理网、电网、乡村路网、互联网“六网”改造提升工程,改善乡村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游客综合服务中心、餐饮住宿的洗涤消毒设施、农事景观观光道路、农产品展示中心、休闲辅助设施等公益性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优化休闲旅游环境。同时,还以休闲农业精品景点为依托,积极举办桃花节、橙花节、梨花节、蛴蟆节、火龙节等11个休闲农业观光节庆、农耕文化节庆。

增收致富 共享农旅融合发展红利

“今天虽然不是节假日,但是也有5桌客人。”4月7日上午8时,蓬安县正源镇红豆村村民毛秀便早早打开自家农家乐大门,迎接来红豆村爱情主题公园旅游的客人。

“2018年,在得知红豆村打造爱情主题公园后,我回到老家开办了农家乐。”毛秀告诉记者,2019年初,在爱情主题公园开园的同时,她家的农家乐也开门迎客。靠着景区的吸引力,农家乐客流量不断,2019年农家乐销售收入达60万元。

“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环境、齐全的娱乐设施等优势,红豆村爱情主题公园自开园以来,一直非常火爆。”蓬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蓬安县大力发展农旅融合,先后建成正源镇红豆村爱情谷、利溪镇花好月圆、新园乡蜀北桑海等示范点,景区每年累计接待游客500余万人次,营业收入达1.5亿元,解决老百姓就业1000余人次。

据介绍,按照“抓大、选优、引强”的思路,南充成功培育引进旅游型龙头企业44家,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79个;坚持产业种与养、业态农与旅、见效长与短“三结合”,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建成中国有机生态循环第一村、古楼桃园新村等乡村旅游核心景区。此外,积极争取国省农旅项目,重点支持乡村旅游景点建设。目前,南充成功打造南部八尔湖乡村旅游区、营山“耕读原乡”产业园等乡村旅游目的地,以及顺庆区青山湖水果公园、阆中市天林乡五龙生态休闲农业园等新兴农业景区。据统计,2019年,全市休闲农业持续火爆,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近50亿元。

专家建言

促进多方融合 扩大产业优势

市农业信息服务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汪洪琼:

农旅融合是现代农业新业态体现,能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有力促进农民快速稳定增收致富,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农旅融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休闲农业发展,将旅游与休闲农业有机结合, 丰富景区观光资源, 提升景区配套服务。配套完善休闲垂钓、农耕体验、田园采摘、民俗体验等休闲活动。 谋划淡季旅游替代产品, 让旅游四季有看的、 有玩的,通过品种轮换,做到四季有花可赏。

与民俗文化紧密结合。传统民风民俗、 历史风情是休闲农业的文化之根。 充分依托水体、田野、森林等涉农资源,重点挖掘传统村落、民俗民情、红色文化、三国文化、嘉陵江文化等,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办好特色文化节会活动, 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功能。

与农村电商紧密结合。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提升休闲农业经济效益。 为休闲农业经营业主构建电商销售平台,把土鸡蛋、山珍菌类等特色农产品卖出去, 畅通农产品进城之路, 培养一批忠实的消费群体, 从而带动线下顾客流量的增加, 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

部门声音

多管齐下推动农旅融合 多方共赢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东:

农旅融合是重要民生产业和新型消费业态。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就业增收,形成多方共赢的发展局面。

明确发展思路。以环境生态化、居住文明化、活动民俗化、饮食本地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网络化为方向,以“存量抓升级、增量重转型”为主线,坚持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传统村落为形、创新创造为径, 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和健康发展。

加强政策集成。进一步优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指标结构和空间布局;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废弃矿山、水面等资产资源;进一步集成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沟域经济发展、中小河道治理、园林绿化等方面政策,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相关奖励激励机制。

拓宽融资渠道。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撬动金融资本,引导资金投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特色休闲农业金融产品, 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 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 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政策性保险;鼓励金融机构与农业担保机构合作,加大融资担保力度, 满足休闲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提升公共服务。 加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探索建立休闲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系统; 支持休闲农业聚集区域的公共交通体系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加强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业主、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强化食品、卫生等各方面安全意识和管理制度建设。

(原标题:农业+旅游 “融”出乡村发展新路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