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悦读丨悬崖上的修行
2019-07-13 16:41:13





甘孜州委宣传部、甘孜州文联、甘孜日报社联合推出文化类朗读栏目“康巴♪”,让你随时随地通过声音进行阅读。悦读旨在通过对康巴作家群优秀作家原创作品的诵读、录音制作,对音乐、图片、文字的整合与重塑,构建一个全民参与的在移动端倾听与分享优秀作品的互动栏目。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州内知名作家的作品,更欢迎读者踊跃投稿,分享专属于自己的故事。




无须特地留出时间空间逐字逐句读书,

不论你是走在路上,在公交或的士上,

独自吃饭,还是百无聊赖地做着家务,

都可以通过悦读用你的耳朵进行阅读。

“康巴•悦读”第六十七,今天,请欣赏喇布格涛.央金的原创作品悬崖上的修行》




悬崖上的修行

喇布格涛·央金


拥忠翁吉笑起来有一对小酒窝,双眼眯成一条缝,和善中自带亲切,让人忍不住心生亲近。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为了继续传承苯教文化,十岁那年父亲将他送到阿坝跟随甲央尊珠格西学习苯教教主辛饶弥沃佛传授的“五名学科”。从此,随风摆动地经幡挂满崖窝,就像是一处地理标志,成为山脚下的信众守望的方向。去往扎呷·拥忠岭的时候正是梨花绽放,漫山遍野的梨花将仙境般的村寨点缀得秀气灵动,站在山脚一眼望向建在悬崖上的扎呷·拥忠岭寺,他显得既神秘又孤独,沿途的山路有很多散石,有时候一个不小心就会顺着石子滚动的方向滑倒在地,再遇到不足半米宽的路面时对于初爬者来讲的确是一次心理上和体能上的挑战,爬到高处就更不敢向下看,担心着一个转身被山边的岩石弹下山底。

这座沿袭了上百年的苯教古寺镶嵌在巨石下像一幅画作,拥忠翁吉就是这幅画作的点睛之笔。虽然他诞生时并没有祥云吉雨的征兆,也没有卜卦仪式,但他运用所学的藏医知识解除过病人的痛苦,也运用信奉的修行理论,给迷途中的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除了他深居崖窝令人佩服,还有他骨子里的善良,让周围很大一部分老百姓亲切的尊称他为“仁波切”(这是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推崇的尊称)。


他常常盘坐在第二十一世活佛郎卡丹增从内地请来的石匠修建的山门牌坊下冥想,“自你披上僧衣始起,便需忠于且终于他。”甲央尊珠格西说的这句话,时常在寂静的夜晚回荡在拥忠翁吉的耳畔。夜空中的那轮明月洒进佛堂,洒满最原始的转山路,也撒向拥忠翁吉的脸庞,牌坊上刻有一对对联,上联是:普酒甘霖苏众望,下联是:宏宣佛法救众生,横批是:佛教真源。


“活佛翁吉愿意在上海住下吗?”水月堂肖君海老师问道。


肖海君老师是上海水月堂唐卡珍藏馆的馆长,去年珍藏馆开展了以探寻象雄文明千古传奇,弘扬非遗文化传世经典为宗旨的嘉绒象雄文化艺术展,拥忠翁吉随甲央尊珠格西受邀,并第一次去到了繁华都市,他去看了东方明珠,黄浦江,也在七宝教寺和资庆寺留下足迹。


拥忠翁吉用不太流利地普通话回答道:“走的时候拜托格绒大叔替万年灯上油,可是天气预报说这几天丹巴会有雨,格绒大叔有风湿病,恐怕是爬不动了,谢谢肖老师的好意。


回程的时候水月堂的荣杰送给拥忠翁吉一个自拍杆,他说:“那我就用它将我与扎呷·拥忠岭一同拍下,让后辈们记住曾经这里居住着英俊的拥忠翁吉。”他留下笑容。我觉得是暖心的笑容。


清晨的扎呷·拥忠岭桑烟袅袅,雨露浸润后的台阶光亮湿滑,走在这条最原始的路上,一周的时间杂草便把那条拥忠翁吉踩过的泥巴和石子遮挡住了,他背着水月堂老师们的布施,穿行上千公里回到扎呷·拥忠岭寺,原来格绒大叔一直住在寺庙没有离开。桑烟弥漫在寺庙周围,也飘进拥忠翁吉的内心,他独有的味道的确可以过滤掉都市的尾气和雾霾。看得出格绒大叔的风湿病更加严重了,他杵着拐杖,将佛珠缠绕在手腕处,看着拥忠翁吉沾满稀泥的鞋子,急忙帮衬着换下,然后一边换一边说:“看来再香的肥肉也诱惑不了我们的活佛翁吉呀。


 “什么肥肉?我才没有吃肉。”拥忠翁吉疑惑的解释道。


格绒大叔笑了,又问道:“你一个人住在这个崖窝,晚上有没有听到过什么动静?


拥忠翁吉迟疑了一会儿,略带神秘的说:“有,这里……”他将手指着心脏位置,继续说道“跳动的声音,哈哈哈。


“昨晚有人敲我房门,他说他叫桑郎。”格绒大叔取下绕在手腕的佛珠略带笑意的说着。


拥忠翁吉立马放下系鞋带的双手追问道:“是真的吗?他在哪里?


这时桑郎像个施工队员手里拿着卷尺从引水槽方向走下来“大都市的水土的确很养人哦,我们的活佛翁吉都变白了。


两年前政府要给扎呷·拥忠岭寺通电的时候桑郎也是像这样大半夜爬上扎呷·拥忠岭将这个好消息迫不及待地告诉拥忠翁吉。桑郎和拥忠翁吉同一年出生,他们一同长大,也一同在乡中心小学求学,只是后来拥忠翁吉做了僧人,桑郎大学毕业后就参加了公务员招考被分配到县里工作,而且今年年底就要举办婚礼,他这次专程夜里爬上山,就是为了告诉拥忠翁吉政府就快要给扎呷·拥忠岭寺修路了。钢炉上的酥油茶熬开后铺洒的声音打断了三人的对话,随即三人围坐在一起聊起关于扎呷·拥忠岭寺的未来……


雄鹰翱翔在扎呷·拥忠岭寺的上空,我听到潺潺山泉细流的声音,和布谷鸟清脆的叫声,树叶上的露水还未干透,阳光已经从叶缝间散漏,殿内的木制小窗刚好可以望向山脚,颇有一番与世隔绝的完美体验,我猜想拥忠翁吉时常在孤独的夜晚坐在那里一边诵经一边望向山脚下的那一户户人家。响鼓声、摇铃声、诵经声似乎很有穿透力从丹巴县中路乡东北方向飘来……盘旋在扎呷·拥忠岭上空的雄鹰停留在煨桑塔顶,应该是听到了他的诵经声。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



喇布格涛.央金,又名陈钦宜,供职于康定市委办,藏族,甘孜州作协会员,作品散见《贡嘎山》《甘孜日报》《永恒》和藏人网、康巴悦读等报刊网络


本期朗读者  



袁媛,康定市广播电视台播音员。


除了为大家推送优秀的作品,我们更希望从大家的文字与声音中留住最温暖的康巴。为此,康巴悦读栏目自推出起长期公开接受读者投稿,希望能与每一个有故事、有才华、想倾诉的你在声音中相遇。


>>>>投稿要求

读者可以只投文字稿,也可以自己录音将文字稿与声音稿一起投出。稿件要求原创,内容不限,文字稿件字数要求2000字以内。投稿时除了“录音+文字”之外,请附上“个人简介+联系方式(电话+微信)+生活照”。 

>>>>联系方式

电话:0836—2835751

邮箱:wx@gzznews.com

<以上活动最终解释权归甘孜日报所有>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