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艳兰文/摄

初见李海明,他穿着黑色对襟长衫,微卷的长发扎在脑后,言谈举止温文尔雅,这个8岁就跟随伯父学习景泰蓝珐琅技法的民间艺人,周身的艺术气息是与生俱来的。或者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研究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等身份也是他艺术人生的最好证明。

艺无止境硕果累累

时隔一年,再次见到李海明,是在他的工作室,他正忙着整理展品,准备赴西宁参加2019青海文化旅游节。设在居民住宅楼里的工作室兼传习所,大约130平方米左右,大大小小的作品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不大的工作台上也被尚未完工的作品填补得满满当当。

“伯父是做景泰蓝的,从小耳濡目染,我就喜欢上了这门艺术。”李海明说,景泰蓝工艺起源于元朝,由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景泰蓝学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李海明名声大噪的,是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创新手法,脱胎于古老的景泰蓝工艺,将宫廷御用珐琅技法移植到画板上的特种绘画——景泰蓝掐丝珐琅壁画。这种绘画方式突破了景泰蓝只能附着在铜胎的工艺限制,将传统的景泰蓝珐琅器拓展成为景泰蓝珐琅平面艺术。据李海明介绍,景泰蓝掐丝珐琅壁画制作工艺繁琐,流程考究,是民间工艺中高技能的工艺,从创意到成品需要十多道工序,其中白描、掐丝、着色三道工序最为核心,也是甄别作品品质高低的主要标准。

2016年12月,李海明的景泰蓝掐丝珐琅作品“敦煌壁画——千手千眼观音”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要知道,“山花奖”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颁发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大奖。可想而知,对于民间艺人来说,这个至高无上的殊荣意味着什么。据了解,李海明也是自甘肃民协成立以来,民间文艺在工艺美术类的第一位“山花奖”得主,他实现了甘肃零的突破。

翻开他的艺术成果簿,大多数作品都获有国家级奖项,如,《敦煌壁画——藻井系列》入选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2017携手铸梦”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作品《重习盛世》荣获中国(广东)民间博览会金奖;作品《白度母》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金奖……

永葆匠心重艺淡利

如今的李海明,在景泰蓝艺术界名气不小,大家都尊称他为“大师”。

这个认可,除了他在景泰蓝掐丝珐琅壁画领域创造的多个全国“唯一”之外,还与他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以及海纳百川的艺术追求密不可分。李海明的夫人王淑丽说,多年以来,她陪同丈夫去过最多的地方,不是大山名川,而是全国各地的各类展馆和赛场。“每年仅在自费参展、参赛这方面就要花一大笔,但他从来都不省,他说艺术是相通的,只有不断吸取别人作品中对自己有用的,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也就成长得更快。”夫人的总结,李海明很认同。他说只要有人对他的作品提出异议,就说明自己还做得不够好,有欠缺。

有时一幅作品从构思到成品要花费一年多的工夫,有人“开导”李海明“差不多就行了”,还是提高产量、看重经济效益比较实惠。李海明对此只是淡淡的一笑,在他眼里,自己手中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有灵气的,要像敬畏生命一样对待它们,粗枝烂叶是对艺术的亵渎。哪怕一笔画不到位,他都要修改;一根掐丝的色彩不协调,他都要求返工。“有时候看他对自己那么苛刻,日夜待在画室不挪窝,我是又心疼又生气,感觉他就像个傻瓜。”面对夫人的嗔怪,李海明依旧只是笑笑。

多年来,李海明不断研究创新工艺,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如,经过长期研究和反复试验,他成功解决了景泰蓝珐琅壁画长期保存釉料会脱落这个技术难题,实现了壁画永不褪色、不脱落。同时,他还将刺绣、国画、漆画甚至刻葫芦等线条之美和写意之美融会贯通到景泰蓝壁画中,并研究发明了排丝、堆丝、花丝、垒丝、螺旋丝等高难度的镶嵌技艺,目前已申请了专利。这些创新手法,使珐琅壁画不仅具有了艺术价值、欣赏价值,更具有了收藏价值,也为掐丝珐琅壁画赢得了“昔日帝王物,今朝雅君藏”的赞誉。

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景泰蓝掐丝珐琅壁画的艺术魅力,李海明在创作元素、创作材质等方面不停思考,他不仅用自己的力量传承景泰蓝珐琅壁画,还坚持走创新之路,使其更贴近本土文化。如今,他的创作元素除了敦煌莫高窟壁画和藻井以外,还增添了生肖系列、黄河水车、兰州铁桥、戏曲人物,甚至现代时尚人物。

义务授艺筑梦非遗

“坦白地讲,大多数非遗‘传’都没有问题,但‘承’却是个难题。”李海明说,他今生有四大愿望,除了成立景泰蓝珐琅壁画艺术馆、让景泰蓝珐琅壁画走向世界、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用景泰蓝珐琅壁画的形式复制再现敦煌壁画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心愿就是开办景泰蓝珐琅壁画民艺传习馆,届时,他将免费传授这一技艺,培养更多的传承人和大师。

事实上,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已经努力了30年。多年来,他自筹资金,甚至不惜变卖房产开办传习馆,面向社会收徒,先后免费培养近千名弟子。只是一己之力毕竟微薄,财力有限,传习馆的规模一直很小,难以收纳更多的徒弟。

“现在,如果要创作巨幅作品,就只能让掐丝的工匠轮流上班,全部来了,工作台不够用。”李海明尴尬地笑着说。

“要把手艺的根留在这里。”这是出生于红色革命家庭的李海明对甘肃的一种情结。在多个场合,李海明都是这样说的。正是因为内心的这种坚守,他无数次婉拒了外地企业或是同行“挖”他的邀请。“前不久去云南参展,当地4家机构抢着给我投资,要我去那里发展,但是我都拒绝了,我就想让自己的手艺香在家门口。”这是这个有情怀的民间艺人的夙愿。

如今,李海明的传习馆有10名成熟的工艺师。“部分巨幅作品都不打算出售,要留给他的景泰蓝珐琅壁画艺术馆,让更多的人感受非遗的魅力。”王淑丽说,在经济收益和艺术精神两者之间,李海明始终选择后者。但是,由于受资金、场地的限制,艺术馆的筹备已是举步维艰。“不怕你们笑话,我每天都在关注各种项目的申报信息,但凡有关联的我都会积极申报,就是想早日在甘肃成立一家景泰蓝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