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王奶奶准时起身,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拉开窗帘,数了数对面楼房的层数和窗户个数。“1,2,3……”每一层都能看见,甚至每一户窗帘的花色都十分清晰,王奶奶开心地笑了。要知道,一个星期之前,王奶奶连半米之内的东西都看不清。

几近失明,意欲轻生

王奶奶在青白江生活了几十年,是个地地道道的老青白江人。半年前,她发现自己看东西越来越模糊,甚至老伴儿站在面前都无法辨认。她回忆,那个时候,眼睛像是被刷了一层猪油,总是雾蒙蒙的。王奶奶本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喜欢和老友一起出门游玩,自从视线模糊后,朋友聚会她不参加了,就连出门都成了困难。她终日枯坐在家中,心情抑郁,她甚至对老伴儿说:“如果瞎了,我就去跳楼。”

一场虚惊,区医院确诊

为了治疗眼疾,老伴儿带着她来到成都某眼科医院,医生告诉她,她的脑部神经受到刺激从而导致视线模糊,通过治疗,仅能保住左眼。“以后岂不是成了独眼龙?”王奶奶再次遭受打击,她不愿成为独眼残疾人。

回到家中,王奶奶郁郁寡欢、以泪洗面。老伴儿不愿放弃,带她来到区人民医院就诊。眼耳鼻喉科的张德强医生告诉她,她是患了白内障,这是一种在老年群体中的高发病,如果手术治疗,双眼都能恢复正常。听了张医生的话,王奶奶既喜又忧。喜的是眼睛有救了,忧的是做手术会不会对眼睛造成进一步损伤。这辈子都没做过手术的王奶奶畏惧了,她回到家中犹豫了几个月。在此期间,张医生经常给她打电话做思想工作,耐心地告诉她白内障手术的成熟度和安全性,经过多次劝导,她终于决定在区医院接受手术。

相信青白江,相信区医院

然而,当亲朋好友得知她要在区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时,都纷纷阻拦。“做手术还是要去成都那些大型医院,你在青白江做手术?不要被骗钱哦!”朋友们的质疑让王奶奶有些顾虑,她再次来到区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黄文银告诉她,医院每年都会做200—300例白内障手术,技术成熟、设备先进,患者的恢复度很高;黄主任还安慰她:“钱的问题你不要担心,区上有政策,能解决大部分治疗费。”王奶奶吃了定心丸,终于在重阳节当天做了手术。她说:“我是青白江人,我相信青白江、相信区医院。”

仅仅一周的时间,王奶奶的视力逐步得到恢复,生活能够自理了,她的心情也开朗起来。在治疗和恢复期间,区医院医生、护士的关心让她倍感温暖。做手术时,张医生跟她闲话家常、排解焦虑;术后,值班医生每天都给她打电话,叮嘱她按时上药、注意休息。再次来到区医院复查,王奶奶给了张医生一个大大的拥抱,她不停地夸赞:“医术高明,服务周到!”

记者 李想

部门说:实施手术补贴,发现一例、手术一例、康复一例

王奶奶复明并非个例,我区每年都会帮助200—300名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为推行“健康成都”建设、有效开展残疾预防工作,我区扎实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补贴”项目。由区残联牵头、区卫计局配合,由区人民医院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筛查和术后随访,对户籍在我区的手术对象给予手术费用补贴,以期达到“发现一例、手术一例、康复一例”的目标。区残联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263例白内障手术,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区残联会继续加强白内障项目相关宣传、组织工作,预防和减少视力残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