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说到宜州,人们总会想起“刘三姐”这个名字。而提到“刘三姐”,人们同样会想到宜州。然而,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刘三姐之所以成为众所周知的“歌仙”,最初是源于宜州彩调。

从历史中走来的河池地方剧种

彩调,俗称忠采茶、调子或拿嗬海。彩调在宜州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据《庆远府志》载:“自元日至上元夜,竞放纸爆,悬彩灯,或群聚为龙马狮子等灯,或装妇女,唱采茶歌,喧锣鼓,嬉游以为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宜州彩调的发展脉络,大致为发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壮大于民国初期,兴盛于新中国成立之后。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清嘉庆时,庆远府城和宜州的一些乡村就已经有“喜乐堂”一类彩调团体。清道光年间,北牙乡众联村、庆远容家巷都有“喜乐堂”,这些“民间文艺团体”的成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农忙的时候劳动,空闲的时候在本村本屯或者到其他地方表演彩调。庆远容家巷“喜乐堂”班主叫乔有胜,是一名泥水匠。他和他的儿子乔祖旺带领的“喜乐堂”边做泥水工,边演彩调,足迹遍及广西各地。乔祖旺曾与江头村俸贵成“众乐堂”联合,搭成“双乐堂”临时调子班,到过湖南省许多地方游演。那个时候,到外地游演最多的,应该是洛东乡韦尔金的“文武堂”。“文武堂”是一个综合性的戏班,演彩调、卖武艺、杂技魔术都样样精通,他们经常到河池、柳州、桂林、百色、梧州、钦州等几十个州县演出,光绪末年,还到过广东高州、佛山和湖南邵阳、祁阳、零陵等地卖艺。每到一处,每演一场,都受到各地群众的喜爱与赞赏。

在宜州的民间彩调戏班中,最早具有传承意识的是清咸丰年间北牙板高李青春创建的李家班“喜乐堂”。李青春用演出彩调得的钱购买了一块田,把这块田命名为“彩调田”,并规定凡是这块田的收入,都用在传承和发扬彩调上。正因为有了这块田,李家班得以代代相传。

到了民国初年,宜州彩调开始出现“遍地开花”的趋势。这首先得益于一名叫覃忠堂的军官。覃忠堂当时是柳庆统领,宜州北山梅岗村人。覃忠堂是一名非常喜爱彩调的人,他的部队专门设有“文艺兵”,专演彩调。因此也叫“调子兵”。覃忠堂所到之处,不但搭台为群众演彩调,还让“调子兵”教授当地青年学彩调。覃忠堂坐镇宜州多年,他的“调子兵”活动遍及宜州大部分村。北山街彩调演员王宝廷才貌双全,演艺高超,被覃忠堂看中,便将心爱的女儿覃三小姐许配给王宝廷,招为帐下女婿。人们都叫宝廷为“彩调姑爷”。在覃忠堂的影响和推进下,这一时期宜州的业余彩调班、堂、社发展到五十多个,较有名气的彩调艺人有二百多人,还出现了宜州彩调的“四大名旦”:吴老年、潘老扭、梁如山、刘芳曾。

1928年,有一个外来的“王家班”到石别、屯蒙、北牙、北山这一带演了一年多彩调,并在当地组建了一批彩调班、堂。至此,宜州城乡大部分都有彩调班,宜州人不但爱看彩调,而且爱学彩调、演彩调。

宜州的彩调在历史进程中,并非处于民间的“自娱自乐”,同样具有与时俱进的姿态。特别是在抗战时期,宜州彩调积极投入抗战的宣传当中,为抗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39年2月初,日本飞机狂轰宜州的时候,北山街的蒋胜兰调子班和庆远的吴老年调子班都编演了抗日彩调目《送子从军》。吴老年、韦老暖、潘老扭等不但在寄园(戏院)举行《送子从军》募捐义演,躲飞机时还在木棉、马安、白家洞口等处演出,以彩调进行抗日宣传。

新时代给了彩调新的生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个崭新的中国出现在世界的东方。在新中国各方面的建设迈进一个新时代的时候,宜州的彩调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宜州解放之初,中共宜山地委、宜山县委先后举办了多期彩调老艺人研究班、彩调演员训练班和业余作者培训班,举办了多届彩调艺术会演,组织了多期彩调艺术辅导队,培养了一大批彩调艺术骨干,搜集、整理了一批彩调音乐唱腔,出版了《彩调曲集》,绘图整理了《宜州彩调传统舞蹈集》,发掘、整理、改编了《王三打鸟》《龙女与汉鹏》等一系列彩调剧目。特别是1954年、1955年先后创作出了两个最早的《刘三姐》彩调剧本,为后来的《刘三姐》舞台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时期,宜州彩调可谓荣誉无数。继1952年文昌街业余彩调剧团的《一担翻身粮》参加中南会演获奖之后,1954年《对子调》又在中南区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中获优秀节目奖。1955年,宜山专区代表广西省出席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了《王三打鸟》《龙女与汉鹏》等剧目,均获优秀节目奖。《龙女与汉鹏》还被请进怀仁堂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举行专场演出。

1956年、1957年,《月关采桑》参加桂西自治州和广西省两级文艺会演均获优秀节目奖。1956年,《石蛋姑娘》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文艺会演获节目和演员一等奖。这期间,宜州彩调艺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1957年,宜州业余彩调剧团发展到148个,常年参加演出活动的有四千多人。还为省、地级彩调团、歌舞团等专业艺术团体输送了不少人才,当中一些人还成为艺术战线、戏剧舞台的佼佼者。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宜州彩调更是增添了许多光彩,一大批优秀的彩调剧先后问世:80年代的《杜鹃啼血》《空喜一场》《三郎会》、《熄火》《新姑爷拜年》等,参加各种文艺会演,都获得优秀节目奖或好评。2000年,宜州少儿彩调剧《礼物》参加广西首届“蒲公英奖”评选活动,获(创作导演、作曲、表演)一等奖。该剧接着又参加全国首届“蒲公英奖”评选活动,获得了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创作金奖和表演铜奖。199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宜州举办广西第四届剧展和广西首届彩调艺术节,宜州业余彩调剧团参加了开幕式演出,并演出了最后一个专场,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2000年,在宜州举办第二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宜州市文工团的《抓村长》获一等奖,宜州城区和乡镇有十多个业余剧团参加了演出活动。

新时代,新征程。最近几年来,宜州彩调与时俱进,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剧目,让这个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地方剧种焕发新的活力。2016年6月,宜州彩调剧《刘三姐》走进高校,分别在广西大学、广西民大巡回演出。2017年2月初,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办的彩调剧汇报演出中,宜州复排的彩调剧《王任光》成为主打的节目之一。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彩调和《王三打鸟》《龙女与汉鹏》一样,让观众领略到了宜州彩调与众不同的魅力。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宜州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