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记者走进龙王镇青光村,回访禁养区内养猪场整治情况。一阵微风吹过,略带青草气味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路口,几位村民正端着饭碗边吃边聊。“以前门窗都不敢开,空气中尽是潲水和猪屎臭;现在我们都可以端起饭在外面吃了。”说起整治效果,一位年轻姑娘连珠炮似的说完后,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一石激起千层浪

9月28日,《成都面对面·监督问责第一线》全媒体直播节目现场曝光了龙王镇青光村禁养区内设立养猪场的问题,并对相关单位“一把手”进行现场质询。

其实,在主持人点到龙王镇党委书记邓刚的名字时,邓刚就已经想到多半是养猪场的问题。看着视频短片中那些脏乱差的画面,听着村民怨声载道的话语,邓刚的心里倍受煎熬,他恨不得马上飞回去组织整改。

龙王镇养猪场是一个多年来遗留下的老大难问题,2016年5月,邓刚调任龙王镇党委书记后,也曾多次组织人力物力对全镇的养殖场进行整治,并抽调人员24小时对重点养殖场进行监控,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人员有限,加之镇上没有执法权等原因,使这项工作没能长期坚持下来。然而这些并不能作为工作没有做好的借口。节目结束后已经快到中午1点了,邓刚与区统筹城乡和农林局局长邱方林趁在食堂吃饭的功夫,共同商讨出了大致的整改方案提纲。

1:30,邓刚回到镇政府,马上召集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及镇事业中心、新农办负责人一起到青光村实地走访、察看。一路上,邓刚把上午自己在台上的内心感受和坚决整改的决心传递给每一位同志,他希望大家能深刻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变压力为动力,彻底整改养猪场问题,重塑龙王镇形象。通过走访、调查摸底,一班人又回到镇政府召开整改工作专题部署会,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

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第二天,镇、村干部组织青光村养殖户面对面召开恳谈会,原本已经做好了遭受大家集体“围攻”的准备,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家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情绪,只是都不吭声不表态。原来这些养殖户也观看了电视直播,感受到了压力,也体会得到了区、镇两级党委、政府彻底整改问题的决心。会上,镇、村干部就我区禁养、限养区划定等相关政策、环境保护知识等进行宣传,进一步传递问题整改的压力。

另一边,龙王镇党委、政府班子马不停蹄地与农林、环保、城管等区级相关部门一起,迅速展开全面摸排。并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和要求,通过反思剖析、专题研究,制定出了《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明确了整改范围、整改时间节点、整改任务和责任人;并将镇、村干部、驻镇单位人员进行整合,成立5个专项工作小组,分头就禁养区关闭搬迁、潲水饲养、偷排直排、环境脏乱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不拿下问题就不休息。抱着这样的工作态度,5个工作组在国庆期间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

苦口婆心做工作

10月1日,全镇领导干部没有休息。

龙王镇镇长刘正来到青光村1组最大的养殖户李东兴这里。“老李,你咋个卖得这么慢呢,800多头,要整好久才整得完哟。”刘正心中焦虑地问道。“刘镇长,我也实在莫法呀,你看嘛,这点儿大的猪儿卖给哪个嘛,你是要我倾家当产嗦。”50岁的李东兴向刘正大倒苦水。刘正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反倒劝慰李东兴:“你也不要太着急,要在短期内处理完那么多猪仔看来不现实,我们帮你联系其他地方的养猪场吧,争取尽快整体搬迁。”回到办公室,刘正立即布置安排,在各方协调下,这家青光村最大的养猪场得以撤离。

“陈聪,你在开始动了吗?”一大早,龙王镇事业中心主任黄锐就来到位于青光村10组的一家养猪场督促整改。“动啥子嘛?”那位30岁左右的小伙子装起傻来。“你应该知道禁养区内不能存在养猪场的吧?”黄锐话还没有说完,陈聪就很不耐烦地吼了起来:“啥子禁养区,我不晓得,就凭你们当官的一句话,喊我搬走就搬走嗦,没那么简单。”陈聪边吼边往猪圈里走,“再说,我刚进购的100多头猪儿,还不到半年,你想喊我投的钱打水漂嗦。”陈聪越说越激动,后来干脆把自己关进房屋内不出来了。

陈聪是南充过来创业的养猪户,因刚进的小猪都还没有长大,一时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环境要改善,但也要顾及养殖户的利益。黄锐深知年轻人创业的不容易,他每天不厌其烦地往陈聪的养殖场跑,一边向其讲解禁养区政策和环保方面的相关规定,一边积极向镇政府汇报情况,并多方联系外地养殖户前来认购。黄锐的执着和热情渐渐打动了陈聪,在黄锐带来的养殖户买走其第一批猪仔后,陈聪承诺:等自己处理完这些猪仔就搬走。

……

点位逐个走访、难题逐个攻破。截止10月17日,青光村禁养区养猪场已完成90%的整改工作。同时,对偷排直排破坏环境的8家养殖场,已立案查处,基本杜绝了违法排污、污染农田的问题。龙王镇辖区养殖户已全面停止潲水饲养,臭味较大的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邓刚告诉记者,下一步,龙王镇将持续抓好问题整改工作,切实做到力度不减、劲头不松,力争于10月20日前完成全镇禁养区养殖场停养关闭和环境清洁,同步按计划推进限养区养殖场规范整治工作,真正还龙王百姓一片“青山绿水”。

文/ 邹世进 图/ 白桂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