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22年,从一名年轻的教育新兵成长为中学高级教师,数学学科带头人,他用自己的独特教学方法,在杏坛上挥洒精彩的青春,先后荣获教学能手、优秀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教无定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关于教学,包清如是说。

1996年包清走进大弯中学,接手他的第一届学生,担任高1999级2班数学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教学之初他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对数学带着几分畏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爱上这门课程是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那个年代,教学条件远不及现在,但学生学习的劲头很足。作为年轻老师,包清充分发挥自己的年龄优势,主动融入学生之中,无论是课堂课后,都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联系于实际生活,进行适当的类比,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具象化、简单化,让学生从内心慢慢地爱上这门课程。

“尽管,喜欢一个老师跟这门学科的成绩好坏不是绝对的比例关系,但我相信,如果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距离感,自然就会对他所授课程感兴趣,因此成绩相对也会好起来。”包清觉得。

在他的努力之下,这届学生的数学成绩逐渐提升,并在高考中居年级第一名,其中钟伟同学以147分居全省第一名。这样的成绩,给了初出茅庐的包清极大的鼓舞。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他继续延续并不断完善总结方法,每届学生都班风正、学风浓,成绩在同类班级中均名列前茅,尤其是初2005级和高2008级,让他印象特备深刻。初2005级在中考成都市综合评估中取得成都市第一名的好成绩,所带班级数学成绩平均分达到136分,满分有3位同学。

当这批学生升入高中后,包老师又开始担任高2008届1、2两个理科实验班数学教学工作。“实验班中有大部分学生是由之前所带班级考入的学生,我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习惯特别了解,这也为后期教学打下了基础。”通过三年的学习,2班同学在高考中成绩优异,有16名同学进入全国一流名校;两个班在高考中数学平均分都达到134分,创造学校历史最高水平。

当然,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红榜,是一个个喜人的分数,但老师在背后的默默付出,我们却无法感知。包清回忆说,2002年他刚接手初2005级时,班上从藏区小金县转过来一名学生小俊,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学习成绩,都与本地学生有很大差距。生活不适应、上课跟不上趟一度让他心灰意冷。看到了学生的心理变化,包清给予了该生特别的关爱,常常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给他“开小灶”,关心其饮食起居,让该生有了情感依托,慢慢地融入了大集体,跟上了学习的节奏,中考时,原本及格都成问题的他却考出了140多的高分。如今,已成家立业的小俊每次回乡必来看望老师,在他心里,包老师如师如父,是自己人生的领路人。

包清说,老师不求什么,只要学生认可他记住他,便是他最大的欣慰。

文/图 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