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禄永峰、刘萍凝)“国内丝绸之路古道遗存最长的一段在哪里?长度有多少?”9月6日,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现场测量数字显示,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罗杭村上马咀组遗存的一段萧关丝绸之路古道,全长3180米,石道上有车辙印长达84米。据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吴正科介绍,截至目前,这是全国范围内已查明的丝绸之路古道遗存最长、最完整的一段。

据了解,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河南洛阳崤山至陕西函谷关的崤函古道,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项目中唯一一段道路遗存,古代约500华里,现在仅剩230米,现存车辙印长7.5米。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在一处山梁上看到,庆阳这段丝绸之路古道由黄土高原上的车壕、石山上的石道、平地胡同三部分组成,全线除了山底石道上有一截被斩断外,其余保存较为完整。斩断的石山上的古道接近河谷,石道断裂大约有2米深。黄土层古道经过几千年的车马行走、雨水冲刷,现已变成深3至16米,宽约12至15米的峡谷。接近西峰区董志塬,有部分古道由于多年前当地农民开垦耕种或者修建鱼塘,古道遗存的部分平地胡同受到明显破坏。

近年来,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现已在该区域发现古道7条,其中董志镇罗杭村上马咀组古道是陇东地区网状丝绸之路中一条非常重要的线路。这条古道遗址周围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既有史前文明的文化遗存,也有汉、魏、北周、唐、宋、元、明时期文化遗存。公元23至24年间,东汉史学家班彪在《北征赋》中提到了这一段丝绸之路古道。

这段丝绸之路的石道之所以被斩断,是由于宋金期间,庆阳成为中原王朝和北方割据政权交锋的前沿阵地,公元1038年党项族元昊在银川建立大夏国前后,对北宋在庆阳的边界发动了一系列进攻,为了防止西夏铁骑部队长驱直入,边防驻兵将石道斩断。斩断的石道历代维修,其中元代至正七年(1347),一名叫李授进的将军率兵对古道进行修缮,并在崖壁上留下唯一有纪年的题记。

近代以来,由于古道没有被清理、修缮过,古道排水能力差,水土流失,石道风化,对古道造成一定破坏。对此,吴正科呼吁:“这段丝绸之路古道是庆阳乃至中国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亟须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对古道进行整体规划和开发,并积极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