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 霞 文·图

古有大禹治水,初奠山川;今有河长治河,水清岸绿。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2017年,云南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如今,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河长制工作推行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还有哪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9月3日至6日,省政协副主席黄毅带队分赴曲靖、文山两地,开展珠江水系河长制督察工作。省政协副秘书长丁仕凯,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雷耀民,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了督察活动。

护好“点”扮靓珠江源

“沃水千里,源出马雄。汇涓蛰流,出洞成河。一水滴三江,一脉隔双盘。”说的就是珠江之正源——曲靖炎方乡马雄山的珠江源头。

督察组一行顺着珠江源头一路督察而下,无论是在源头马雄山,还是在西河湿地公园,所到之处皆是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一幅幅写意的泼墨山水画把梦里的脚步一直延伸,让人不禁有嬉戏河中的冲动。

“项目实施前,这里土壤贫瘠,植被稀疏,黑臭污水随处可见,空气腥气难闻,水体蓝藻暴发。可如今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曲靖市河长办主任、市水务局局长保家礼说。

“源头的保护至关重要啊,我们不把源头保护好,怎么对得起下游生活的同胞?共饮一江水,这是我们的责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啊!”看着从马雄山山腹中流出的汩汩清水,黄毅对督察组成员们说到。“对,只有护好了源头,才能扮靓珠江。”督察组成员们接过话茬,纷纷表示赞同。

管好“面”筑牢水屏障

河清,关键之一是岸净。基层群众是源头治理、垃圾分类的主力军。河流环境问题,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

在珠江水系文山段丘北县红旗水库、八道哨污水处理站及锦屏镇北桥水文站,督察组一行听得最多,看得最多的就是关于库区两岸、河流两岸面源污水的治理。

“我们之前来的时候,红旗水库里面还有汽艇可以坐到中间的小岛上,来游玩的人很多。”“是啊,真是下定了治理的决心,用10年的时间把库区周边的居民全部搬迁了。(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