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讯 近年来,东兰县委、县政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力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使东兰革命老区升级为红水河流域的“幸福小城”。

注重民生,改善老区人民生活。东兰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是典型的大石山区,也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全县总人口31.17万人,居住有壮、汉、瑶等11个民族。为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把资金投入民生项目,先后建设了拔群、国清、建珉、乐群、东里等文化广场;实施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各类教育资助资金3亿多元,实现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连续5年位居河池市前列。县委、县政府还坚持依法治县和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相结合,健全矛盾纠纷四级调处、民事大家谈等机制,完善农事村办、船办、圩办等便民服务。东兰连续5年评为全区平安建设先进县,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均排全区前列,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相互支援、相濡以沫、唇齿相依,形成了“水乳交融,血脉相通”的新气象,有力促进了全县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奋力攻坚,促进老区和谐发展。东兰县是少数民族地区、岩滩水电站库区、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然条件恶劣,贫困点多面广程度深。县委、县政府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重视加大民生投入,统筹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落实项目资金,在全区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目标,解决了9万多人用电难问题和18.5万人的饮水难问题;实施贫困农户茅草房改造、灾后恢复重建、优抚对象危改、危房改造近2万户。

东兰县物华天宝,特色资源丰富,是“中国板栗之乡”“中国三乌鸡之乡”,各少数民族群众有着种养八角、茶果、火麻、黑山猪、麻鸭、红水河鱼等特色品种的传统。近年来,该县提出“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扶贫产业,初步形成了“短期能增收、长期能致富”10大扶贫产业。通过党员能人领办项目,在全县147个行政村实施村集体经济东兰乌鸡养殖项目,破解“空壳村”集体经济难题。近年来,东兰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发生率由“十二五”初期的54.36%下降到2017年底的15.26%。东兰县委、县人民政府被人民日报杂志社评为“第四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2017精准扶贫十佳典型”。

建好阵地,传播老区民族文化。东兰县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的主要集聚地。同时,东兰又是全国著名的少数民族将军之乡,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东兰县委、县政府注重传承和弘扬老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该县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多方筹资2亿多元,修缮县内原有红色教育基地,新建韦拔群纪念馆和壮乡英雄文化园,东兰烈士陵园和壮乡英雄文化园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三弄瑶族乡弄宁原生态瑶族铜鼓民俗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东兰铜鼓小镇成功入选广西第一批特色小镇。

目前,国内馆藏铜鼓1400多面,而东兰县就有612面,占全国铜鼓收藏量近二分之一。东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铜鼓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铜鼓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东兰蚂拐艺术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铜鼓舞》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东兰县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积极挖掘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坚持民俗活动展演经常化,使凝聚着民族智慧的文化资源得以传承和发展。

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创办少数民族语电视栏目,坚持每周开播《东兰壮语新闻》《东兰壮话故事汇》《话说东兰》等节目,以壮话山歌、小品、相声等形式,展现东兰壮族精神风貌,赢得群众认可。坚持每年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新时代广西山歌讲习所”在列宁岩挂牌开讲,隘洞镇同乐村村民韦正参等4位壮族同胞因见义勇为徒手挖出生命通道事迹,荣登“中国好人榜”。

强力引导,加大民族人才培养。多年来,该县致力于发挥“拔群精神”对东兰各族人民的教育引导作用,巩固发展拔群小学、拔群中学等义务教育,开工建设红色学府——河池拔群干部学院,力争建设成为立足广西、面向全国的民族干部教育基地。筹建广西东兰双语法官培训基地,努力打造全区法官教育新阵地。同时,着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全县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每年新提拔任用的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占90%以上。 (韦盛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