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城厢镇十八湾村荣获“四川省十佳产业兴旺村”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在2003年之前,十八湾村广袤的土地上还主要种植着传统农作物。那时,产业兴旺对于全村来说遥不可及,务农、打零工是村民们维持生计最好的方式,经济发展一度是当时玉虹乡(现已并入城厢镇)倒数第一。

重振“食用菌之乡”、鼓励村民规模化种植、引进宜家等知名企业……15年,斗转星移。

“上货了,上货了,大家都加紧着点,这一车货今天就要发往上海。”尽管天气炎热,位于村里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仍然是一片繁忙。如今,走进十八湾村,一个挨着一个的食品加工企业,农田里的大片大棚,村里完善的基础设施……产业让经济落后的十八湾村发生了巨变。

破局: 重振“食用菌之乡”

“这一片荷塘就是鲜切花蔬菜藕观光基地,荷花盛开的时候美极了;对面是食用菌特色加工园区,食品企业集中在那,自从企业入驻,咱们村可找不到几个闲人了,都进厂当工人去了。”说起十八湾村的变化,村党总支书记万孝成一脸自豪。

2003年,万孝成走马上任十八湾村党总支书记,面对落后的经济条件,他主动下基层、进农家、访百姓,倾听群众的意愿和呼声。通过外出考察、调研学习,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万孝成因地制宜,决定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

“玉虹在上世纪80年代可是有名的‘食用菌之乡’。那时候,我们十八湾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蘑菇、木耳、平菇,后来由于都是零星散户,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加之品种落后,卖不起价,种植户越来越少,‘食用菌之乡’也就没落了。我想从自身优势产业入手应该是行得通的。”万孝成道出了当时的想法。

于是,万孝成一边积极到镇、区、市里找项目,一边鼓励农户规模化种植食用菌。为了打消种植户食用菌无处销的顾虑,村上又组建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都田源山珍菌业专业合作社,让大伙儿抱团发展。

“书记,我要流转20亩土地扩大规模。”“好品种简直不够卖,今年打算再建几个棚子,试种新品种。”……2007年,村上规模化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多,十八湾的食用菌逐渐打出了名声。

改变: 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为了实现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2009年,村上开始了“两基地一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大力引进食用菌精加工企业,成都宜家食品有限公司就是该村引进的第一家龙头企业。

宜家食品的这块地,就包含村民张燕全家不到3亩的包产田。9年前,食用菌特色加工园区在十八湾村轰轰烈烈开建,张燕所在的18组土地全部流转进园区,她也进入了宜家公司。从最初级的一线工干起,她说:“泡、洗、分、装,所有工种我都干过。”凭着踏实肯干,勤奋好学,如今,张燕已经成长为宜家公司总经理助理。

要在10年前的这个季节,这里应该是一片金灿灿的稻谷。“虽说人勤地不懒,但种传统庄稼,一年下来就几千斤粮食,够吃饿不死。即使再利用农闲时间打点零工,一个月平均挣个千把块钱,也就勉强过生活。我以为,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我还能成为一名企业管理人员,现在我一个月能挣好几千,最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张燕的话语中充满喜悦之情。

之后的几年,康祖食品、天天绿食品等食品加工企业陆续入驻十八湾村,产业链壮大的同时,上千名村民在企业里实现了就业,走上了致富之路。

经过9年的建设,十八湾村食用菌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园区已逐步形成以食用菌育种、制袋、种植、产品加工、文化展览、餐饮、休闲娱乐等一条龙的生产加工企业链条。依托省、市食用菌科研单位进行特色食用菌技术创新,进行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大棚建设,建成食用菌制袋机械化生产线,并引进了食用菌产品相关的加工企业和文化博览企业共13家。企业产品远销海外,产值达到7.5亿元。文/图 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