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余丽芹) 盛夏时节,维西县白济汛乡共厂村忍根村民小组黄建明种植的野百合灿烂盛开,其间套种的蒿枝菌也冒出了嫩嫩的菌子,野百合是食药两用的美味,蒿枝菌也是当地群众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这段时间,黄建明一直忙着采菌子,脸上绽放出的笑容可媲美百合花。

“以前想吃野百合,都到山上采挖,家里栽种也是菜园边种几棵,从来没想过规模种植,没想过能卖钱。”黄建明一边查看与野百合套种的蒿枝菌,一边笑呵呵地说。

讲到野百合的引种,黄建明说:“我十多年前就开始在菜园引种了一些从山上挖来的野百合,一般自己吃,没有卖过。2015年,我试着在菜园进行小面积育种,成功了。2016年,在承包地上育种一亩,获得成功,2017年,百合种苗卖到攀天阁乡和怒江等地,反映良好。”

讲到野百合与蒿枝菌套种的事,黄建明觉得这是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原来,黄建明开始小规模种植野百合后,为了确保生态、绿色,地里不使用农药,但忍根村民小组地处澜沧江边,气候湿润、温暖,适应植物生长,地里的杂草比野百合生长更快,拔一遍草,拔到地尾时,地头又长满了草,增加了劳动成本。黄建明就想了个用松毛覆盖种植的方法 :百合下种后,上面覆盖一层厚厚的松毛。 “这个方法确实减缓了杂草的生长速度,但松毛不保水,下雨时还好,一旦长时间天晴,松毛也跟着干,不利于百合生长。2016年,小规模种植百合时,就用地里的玉米杆代替了松毛。”黄建明说,“没想到,这个做法为我带来了惊喜,当年夏天,百合花盛开时,玉米杆上也长出了密密麻麻的蒿枝菌。”

据介绍,蒿枝菌是一种长在玉米杆上的菌子,是当地群众很喜欢食用的美食,但产量很低,运气好的人家,每年夏季能在田边地角找到一两斤,运气不好的,一两年也吃不上一顿。但现在,黄建明用野百合套种的方式,种出了蒿枝菌,村里很多人到黄建明家购买菌子。黄建明觉得市场前景很好。他说,种植一亩野百合一年最低收入在1万元左右,其间套种蒿枝菌又增加了一份收入,加上百合花既可以食用,又可以观赏,是发展观光农业的最佳品种。

目前,黄建明想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野百合套种蒿枝菌的产业,让广大群众一起乘着野百合的花香,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