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没见过水泥地,现在要看哪家没有地板砖”“家门口不超过200米,田地里最远也只需走500米就可以上车”“自来水通到厨房,家里安上太阳能”……这些变化发生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老窝镇崇仁村。

230米水泥路

崇仁村党总支书记尹相明记得,从前的崇仁村遍地是篾笆房、茅草房,“没有一寸水泥路”。

怒江,这个全州98%以上面积为高山峡谷的地域,前行的步伐屡屡受阻。当邻州大理欢欣鼓舞地迈入高铁时代时,怒江州内依旧处在无高速路、无机场、无铁路、无航运、无管道运输的艰难局面,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难中之难。

2000年,怒江老窝山腹地的崇仁村,尹相明开始在村委会任职,担起了带领全村发展的重任,而这一担就是18年。

“说起变化,第一大变化就是交通。”2001年,尹相明带领村民投工投劳,崇仁村迎来了第一条水泥路。这条水泥路长230米,通往学校所在地。

近年来,崇仁村先后完成了14条小组水泥路、200余座卫生厕所、14个垃圾站、300余户危房改造和重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村“三委”以一个建制村就是一个温暖的家的理念,提出了打造“崇仁一家村”的目标。

三分之一农户

“现在三分之一农户的车子都可以开到家门口。”尹相明对此十分自豪,他告诉记者,“家门口不超过200米,田地里最远也只需走500米就可以上车。”如今,崇仁村通村、通组公路全部实现硬化,人背马驮的时代自此宣告终结。

走在崇仁村,山林郁葱,目之所及都是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掩映在绿树间,随手抓拍便是一幅自带“美颜”效果的清新风景照。

与怒江的深度贫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据尹相明介绍,曾几何时,商品材是崇仁村的一大收入来源,加上建房及生活用柴,森林砍伐一度导致当地自然生态脆弱不堪。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措施的实施,当地乱砍乱伐的情形得到有效扼制,自然生态得以恢复。

4座石拱桥

尹相明带领的村“三委”班子在推进全村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网络的过程中还积极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这当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村民自发、自主设计,并投工投劳修建的4座石拱桥。

崇仁村的冲江河水流量不大,但每到雨季河水上涨时,村民过河就成了问题(村民一直以来都是趟水过河)。在尹相明的记忆中,河水暴涨受损的不仅仅是庄稼,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涨水冲走过8个村民。”尹相明说。

据尹相明介绍,除去政府提供的水泥,从石拱桥的设计到实施,全部由他带领大家自己设计,并投工投劳。最终,冲江河上架起了4座村民自行修建的石拱桥,而后又相继经援助建起更多。“村干部多吃些苦,多干一些实事,群众的理解就会多一些。”

如今,崇仁村贫困发生率为0.71%,“道路网络化、农业生态化、产业多样化、村庄绿色化、环境整洁化、家居舒适化、服务社会化、村风文明化”,获得了“第三批全国文明村”的荣誉称号。全村以核桃、木瓜等为主的林果经济已初具规模,以中草药、林地养禽为主的林下经济进一步发展,大批富余劳动力外出创业,村民收入每年都有大幅提升。“崇仁一家村”来日可期。 (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