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清晨,南丹县八圩瑶族乡的天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瑶寨安置点内,76岁的黎美莲老人戴着老花镜,细心指导孙女缝制白裤瑶节日盛装。虽然一套服饰纯手工做下来得花一年时间,但她仍迫切希望这门手艺一直传承下去。

跟其他老人一样,做针线活的时候黎美莲喜欢跟孙女讲述过去岁月,让后生们感恩党,热爱新生活。半年前,黎美莲离开生活几十年的吧哈村坪山屯,那里土地贫瘠、交通不便、饮水困难。虽然家里有4亩旱地,但是自己年老多病,儿子又去世了,基本无力种养,只能靠儿媳到广东打工所得的微薄收入养活她和三个小孩。一家人挤在那间冬不御寒,夏受蚊虫之苦的小篱笆房里。

县里的扶贫干部隔三差五来家访,把黎美莲一家的苦都记在一个本子上。黎美莲家里只筹了12132元钱,就在安置点内分得一栋面积101.1平方米的天地楼,赶在今年春节前住进去。“以前窝在山里,从没见过那么直的公路,那么宽的广场”,眼前的一切都让她心舒气畅。

“这里49栋漂亮的居民楼,是党和政府给八圩群众送来的大礼包!”八圩瑶族乡乡长兰龙说。

多年来,南丹县局部地区,特别是里湖和八圩等白裤瑶聚居区一直处于深度贫困状态,精准识别最低分为负28分,属全区最低。一些行政村的贫困发生率高达80%,属全区最高。贫困人口之多、贫困程度之深、脱贫难度之大处全区、甚至全国前列。

必须搬出大山,搬出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地方。南丹县采用“分散安置+集中安置”等模式分别实施乡镇分散安置点、县城集中安置点和“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旅游开发等3个项目。

岑国江与黎美莲素未谋面,却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他是南丹县丹泉公司党委在里湖乡“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旅游开发项目的驻点党员。去年5月1日,岑国江一接到公司任命通知,第二天就到工地进行前期道路建设。接下来半年多时间里,他每个月只回家1次,每天在工地上工作十几个小时。早上5点多起床,中午放弃休息,晚上三班倒加班到凌晨,这已成了岑国江和工友们的“家常便饭”。“工程建成后,可以媲美西江千户苗寨。一辈子能遇上这么一个大工程,非常光荣!”岑国江笑着说。

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中,南丹县抽调处级领导18人、干部200多人、施工队伍6000多人抢晴天、战雨天,用30天完成规划设计、项目选址等工作;用20天完成征地拆迁1677亩、迁坟300座、拆除房屋279间;项目全面启动后,用30天完成基础开挖工程,用150天完成三个片区509栋2482套安置房的主体工程、水电安装、内外装修、路网建设、污水排放、分房选房等工作,并在去年12月10日全部实现“交钥匙”工程。项目建设工期之短、搬迁人数之多、工程任务之重广西少有,创造了易地搬迁的南丹速度、南丹奇迹。

对于城关镇的李怀祝来说,他十分感恩好政策让他渐渐富起来。8月26日,城关镇四山村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内,李怀祝正和合作社社员一起,忙碌地将刚从果园里采摘来的鲜果包装外销。“今年猕猴桃丰收,我家种了10亩,产量应该超过3000公斤。”李怀祝按捺不住内心喜悦:“市场价每公斤能卖到20元,比种谷子强多了!”

5年前,四山村的村民“初识”猕猴桃时,并不看好这种毛茸茸的水果能产生多大效益;5年后,4个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落户该村,猕猴桃种植面积扩大至700多亩。如今,猕猴桃产业覆盖该村300多户农户,覆盖率近90%,猕猴桃已成为该村富民的支柱产业。整个南丹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2万亩,是广西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县。

2017年12月,自治区“四合一”考核组及第三方前来开展实地核查工作,南丹县顺利通过核查验收,成为全区6个整县脱贫摘帽县之一。要让群众脱贫后,不再返贫,必须发展扶贫产业,强化“造血”功能。南丹县投入资金1.3亿元,引导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带动核桃、猕猴桃、富硒米等10大扶贫产业发展,形成了“乡乡建基地,村村有合作社,户户搞产业”的良好态势。

“欣逢盛世,党为我们引来了深山里甘甜的泉水,修筑了出山的水泥路,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建立优质核桃基地,治病有医保,种田有补贴,脱贫有保障……好事像雨后春笋到处冒出来一样,喜悦和幸福挤满了我们的胸膛。”罗富镇年逾九十的退休小学教师覃学开,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被《人民日报》刊登。覃学开的字里行间,表达出了瑶乡人民心窝里的话:感恩共产党、感恩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