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翟汉元 惠泽梦

8月16日上午,记者前往我市著名书画艺人王如柏老先生住处进行采访,一进客厅,窗明几净,墙壁上裱挂着艺术美观的书画作品,还有书房里众多的书籍与写字台上整齐摆放的文房四宝。

王如柏,1928年7月生于云南省镇雄县仁和镇,1949年底参加工作,先后在原毕节专署财委、原毕节地区(今毕节市)统计局工作,现年90岁。

水城县原为毕节地区所辖的九个县之一。1960年,贵昆铁路六枝至水城段开工建设后,应省里的安排,毕节地区征招2.1万名民工到水城支援铁路建设,中共毕节地委组建“毕节地区驻水城支援铁路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支铁委”),先后抽调7名副县级干部到“支铁委”协助工作,时任原毕节地区统计局副局长的王如柏就是其中之一。

为加快“三线”建设步伐,1965年,原水城特区政府在汪家寨成立,因急需修通到各矿区的公路,省里决定从毕节地区征招8000名民工支援水城矿区公路建设,中共毕节地委成立“水城矿区公路建设指挥部”,先后从地直机关抽调十几名骨干集中办公,王如柏也是其中之一。

1978年12月18日,六盘水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而诞生。1981年,王如柏被调任市政府办副主任。1986年,调任市地方志办副主任主持工作。1988年退休后,他继续发挥余热,领办我市第一家开发性的国有企业——市经济开发总公司,发起创办市老年基金会,为六盘水主编20余卷诗、书、画集等。

王如柏既是“三线”建设的先行者,又是六盘水市建设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已年逾九旬的他,精神饱满,和蔼可亲,视力、听力、记性尚好,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到六盘水工作以来,我办了些对六盘水有利的实事。让外界知道了解六盘水就是我最得意的事。”得知记者来意后,王老高兴地说,建市之初,由于我市经济、文化尚不发达,还没有本市的报纸、电视等宣传媒体,因而外宣工作只能依靠省媒转载转播。

老人回忆道,为让外界更多了解六盘水,时任市府办副主任的他,决心多向省媒投稿,多撰写调研文章参加高层论坛交流,为新兴六盘水市的繁荣发展鼓与呼,向外宣传、介绍六盘水。其中,当年令他兴奋的几件事至今仍记忆犹新。

1982年国庆前夕,省财政厅的几位专家来我市调研经济和财政工作。座谈会上,王如柏以调研论文《六盘水发展经济和增加财源的几个问题》作汇报。文中引用大量数据论述了我市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成就和问题。他的汇报受到调研组的肯定,认为有分量、有深度。后该论文作为1982年第10期《贵州财政研究资料》的首篇文章发表,第一次在省级刊物上介绍六盘水。该文一炮打响后,《贵州财政研究资料》就聘他为特约撰稿人。于是他就借助此平台,从1982年到1985年四年间,先后刊发7篇调研论文,大力宣传、介绍六盘水市。

1984年10月1日,迎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六盘水报》作为建国35周年的贺礼诞生了,从此我市有了对外宣传的媒体与舆论阵地。当天,以套红报头印发的《六盘水报》创刊号1版右上方,刊登了王如柏撰写的对外宣传六盘水四大经济支柱的文章——《我市重工业在全省地位日益突出》。“文章被刊在显著位置,对我鼓励很大,激发了我的写稿积极性。”王如柏说,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至今有《我与报社二十年》等几十篇文稿见报,日报成了他经常练笔写稿、丰富知识、展示自己的平台。

……

“我市现在不仅气候宜人,而且城市整洁靓丽,活到今天还能享受到这种舒适的人居环境,也不枉我在这片土地上奋斗了几十年!”言及六盘水从“江南煤都”到“中国凉都”的华丽转身,王老微笑道:“近年来,我市通过对凉都品牌的打造,环境面貌已赶超外地,每年都有不少外地游客慕名来凉都消夏旅游,作为六盘水的市民,我感到非常欣慰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