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组织大家成立了合作社种双季稻,我每年可以在合作社打工增加2万多元的收入。”8月3日,洞口县高沙镇石榴村贫困农户朱大友一边在田埂上除草,一边高兴地说。

2013年开始,洞口县率先在全省开展产业扶贫试点,不断探索产业扶贫模式,产业扶贫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目前,该县呈现出扶贫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优势产业相继兴起、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贫困农户增产增收的良好局面。

转变理念:多措并举差别化扶持

洞口县积极转变扶贫干部、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帮扶理念。他们改“资金打卡到户”为“产业扶贫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必须与产业挂钩,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开发才能享受扶持;改“按户扶持”为“按量扶持”,打破产业扶持资金平均化,到户扶持资金与产量挂钩,即多劳多扶、少劳少扶、不劳不扶;改“单一模式”为“多形式帮扶”,帮扶模式由直接帮扶逐渐转变为直接帮扶为主,股份合作、委托帮扶为辅的多种帮扶模式。

同时,该县创新产业扶贫方式,所有参与产业扶贫到户的企业(合作社)均与扶贫办签订了帮扶责任状,且与贫困农户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企业(合作社)为贫困农户垫付部分生产资料,为贫困农户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猪仔等,撬动了企业资本参与扶贫;安排专项资金,委托企业(合作社)组织专家为贫困农户培训种养技术;根据协议条款,企业(合作社)对贫困农户生产出来的产品视情况实行保护价收购或高于市场价收购。

2014年,石江镇马口村与洞口县永丰金银花专业合作社联合开发金银花产业,该村69户253名贫困农户全部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以土地数量确定股份,合作社统一组织管理,全程指导贫困农户参与基地建设,收益按股份分配。由于金银花生长期较长,公司在负责前期全部投入资金的基础上,再按每亩150元给入股的贫困农户预分红。

“农企联姻”:龙头产业帮扶到户

2013年开始,洞口县在产业扶贫到户工作上进行了有效探索。依托当地特色农业资源开展“农企联姻”,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的直接帮扶模式,直接帮扶140个村近4万名贫困农户。他们引导144个合作社帮扶334个村85873名贫困人口,发展柑橘、茶叶、优质稻、油茶等特色产业,打造茶铺、高沙、水东、石江、月溪等一批产业扶贫示范乡镇(管理区),建设130个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成55个“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村。

在运用合作社进行帮扶的同时,该县先后建起了恒农生态农业、雪峰贡米、旺正木业、古楼云雾茶、丰油茶农产品等十余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用委托、直接帮扶等方式,带动8000余名贫困群众发展生猪、南竹、茶叶、油茶产业,贫困群众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2014年,洞口县高沙镇石榴村成立了“金穗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1800余亩,进而成立“民友农机合作社”,实现全机械化生产,目前其经营范围已辐射到周边的青云、樟树、新世等村。

2014年,洞口县肉食冷冻有限责任公司在该县雪峰街道双联村实施生猪产业精准扶贫到户工作,针对性地对贫困农户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让贫困农户放心养猪。带动双联村162户450名贫困农户参与生猪产业扶贫到户项目,每年为扶贫对象增收144.8万元,人均收入增加3217.8元。

金融电商:产业扶贫搭上“快车”

洞口县努力做好与金融扶贫、电商扶贫的结合文章,2015年成功创建“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示范县”,目前已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4033笔1.89亿元。

该县积极对接京东、苏宁、农村淘宝、中国邮政等知名电商,建立京东、“大众淘”、苏宁易购、邮乐购、邮三湘、“万众淘”和湖南农家好伙计、淘宝等第三方平台,县内建有320个电子商务扶贫网点、71个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打造了雪峰街道双联村、高沙镇温塘村等电商扶贫示范村。2017年10月25日,湖南卫视“快乐购”在洞口雪峰蜜橘原产地直播,大幅提升了雪峰蜜橘品牌与价格,当天销售4000余件4万余公斤,销售金额达67.2万元。

2016年5月,湖南农家好伙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洞口县委、县政府定为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站和扶贫网店承办单位。通过前期宣传、贫困村村民申请、所在村委会推荐、所在乡镇初级筛选、系统培训考核以及该县商务局、扶贫办、财政局联合验收,全县建成了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站和扶贫网店近400家,顺利实现“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不少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