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贾 磊 文·图

“荒山披绿衣,核桃果满枝,绿草牛羊欢……作为从事农科事业的科研人员,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农科技术在全省脱贫攻坚行动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展现的巨大魅力。”8月31日的全省政协系统脱贫攻坚助推行动动员部署会现场,住滇全国政协委员、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谌爱东如是说。

全国两会上的思考

今年全国两会上,谌爱东作为首次当选的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他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扩大绿肥作物种植规模”的提案。在谌爱东看来,绿肥作物的生产利用是公认的轮作休耕、耕地用养结合、地力提升、化学肥料减施的重要技术手段,有利于国家稳步推进轮作休耕制度。但在绿肥规模化种植、扩大经营效益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宣传绿肥种植的作用还不到位,很多农民误认为种植绿肥作物会影响自己原本的耕种计划,增加成本投入;不同区域绿肥种植的补贴价格不统一、不规范,造成农民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谌爱东因此建议,要大力宣传绿肥作物种植的宣传力度和科普工作,让农户认识到绿肥作物种植不仅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还能保护土地,给子孙留下良田沃土。要建立和完善绿肥种植补偿机制,把绿肥种植补贴纳入轮作休耕补贴制度中, 加大补贴力度。要加强绿肥种植的基础性科学研究,增强技术支撑,坚持长期开展品种资源的保存整理、培育创新研究工作,形成可大范围应用的技术模式并建立示范样板。要高度重视绿肥种子基地建设,保障绿肥生产用种来源。要加强对绿肥科研成果的推广,把科研成果转变为生产力,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农民从绿肥种植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日常工作中的思考

“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因土壤污染防治不足、环境监管乏力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形成了令人扼腕的‘大地之殇’。”谌爱东和他的团队在日常科研中发现,为什么很多人感叹“很多食物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品不出家乡的风味了”,原因就在于土壤污染呈日趋加剧的态势,土质的改变导致种出来的庄稼和作物发生了改变。

对此问题极为关注的谌爱东说,来自国内的研究表明,不少地方由于污染导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自净能力减弱,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被污染就相当于土壤生了病,给土壤‘治病’的过程就叫土壤修复。”谌爱东介绍,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绿肥种植是传统农业的精髓,绿肥作底肥,可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减少病虫害,节支又增效。

谌爱东提交的提案之所以引起共鸣,还在于:在世界各国广为实施的绿肥种植,是目前公认的轮作休耕、耕地用养结合、地力提升、化学肥料减施的重要技术手段,有利于国家稳步推进轮作休耕长期化进程。

动员会上的思考

“省政协此时召开这样的会议,将成为助力我省脱贫攻坚的有力推手。”谌爱东表示,作为一名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他将继续为绿色技术助推云南脱贫攻坚发挥作用鼓与呼。

“推广绿肥作物种植,可以为子孙留下良田沃野,永葆绿水青山,这是在为人类健康长久发展谋福利。”谌爱东说,在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三张牌”,尤其是打好绿色食品这张牌的部署下,通过绿肥修复被污染的土壤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谌爱东同时希望,在全省政协系统吹响脱贫攻坚战号角之下,进一步发挥好绿色技术的作用,通过产业优势带动地方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积极主动助力地方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助力就业扶贫和脱贫攻坚,发挥科技引领示范和积极带动作用,为云南打赢这场战役贡献科技力量。